臺風“麥德姆”預計在粵西到海南島東部沿海登陸,正面襲擊雷州半島的可能性較大。(10月4日《湛江日報》)
4日,當臺風“麥德姆”逐漸逼近,湛江全域關閉25個A級景區、取消207場文體活動。這不僅是應急響應的常規操作,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極端天氣下的必然選擇。這場與臺風的博弈中,風險不只是可以看見的狂風暴雨,更有潛藏在人們心中的僥幸心理與麻痹思想。防御臺風“麥德姆”,必須牢牢守住“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底線。
臺風路徑與強度具有不確定性。極端天氣可能突破“預測路徑”,強風可能瞬間超出預期等級。這種不確定性決定了防御工作絕不能“賭概率”,更不能用“過往經驗”衡量當下風險。臺風“樺加沙”影響期間,香港一家四口無視“八號風球”預警觀浪,結果三人被巨浪卷入海中,雖經緊急救援挽回生命,卻留下終生難忘的教訓。當前臺風“麥德姆”來襲,金沙灣等海濱景區的關閉,恰是為了阻斷此類危險的發生。許多災害教訓證明,絕大多數傷亡源于“應該不會這么嚴重”的盲目自信。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才是對生命安全的負責。
“十防九空”,防的是“萬一”的不可承受之重——一旦防御出現疏漏,災害造成的生命損失、財產破壞,遠非“九次空防”的成本所能彌補。湛江落實“六個百分百”要求、強化監測預警與物資儲備,正是應對極端天氣“極限思維”:在災害面前,任何“差不多”的防御都是隱患,唯有以“超常規”的準備,才能應對“超預期”的風險。“從最壞處準備,向最好處努力”,唯有把準備做在前面,才能在風險來臨時掌握主動,將損失降到最低。
“不可失防萬一”,既需要城市以果斷舉措筑牢安全屏障,也需要市民以理性態度配合防御。遵守景區封閉規定、主動規避危險區域、配合轉移避險,這些看似“被動”的行為,實則是對自身與家人安全的主動守護。很多人會在臺風過后感慨“虛驚一場”,卻忘了這份“平靜”,正是“十防九空”換來的結果;防御措施的“極限應對”,是為了杜絕“失防萬一”的悔恨。
臺風路徑或許會有偏差,但安全防線不能有絲毫松動。牢記“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才能在臺風過境的考驗中,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