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0日,由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與廣東海洋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粵港澳海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論壇在湛江舉行。
據悉,本屆論壇以“加強海洋環境保護,筑牢藍色生態屏障”為主題,匯聚了全國400余名行業代表、專家學者及政企嘉賓,共同探討海洋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論壇中指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全面推進,海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希望以本次論壇為紐帶,深化產學研用各界的交流合作,加速海洋環保領域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為海洋生態保護注入新動能;介紹了廣東近年來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客觀分析了當前面臨的生態修復等現實挑戰。
主旨報告環節,圍繞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生態修復工程、污染治理創新、藍色經濟發展等前沿議題,業內專家分享了各自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
論壇同步開設五大專題分論壇,50余位內地及港澳學者、企業代表圍繞紅樹林修復、污染應急、藍色碳匯等議題報告,精準對接需求,促成跨界合作切口。參會嘉賓紛紛表示,分論壇的議題設置精準貼合行業需求,為不同領域從業者搭建了高效的交流橋梁,為后續合作與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
據介紹,論壇期間,主辦方還組織參會專家赴麻章區金牛島紅樹林片區開展現場考察,深入了解紅樹林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情況,為地方政府提供科學建議和決策支持。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搭建了粵港澳海洋環保領域的學術交流橋梁,更形成了“理論研討—技術分享—實地考察”的閉環聯動,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廣東方案”。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