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廉江市安鋪鎮“千村叻人·萬村清潔”行動動員部署會召開,聚焦“頭雁領航、群雁齊飛”,推動鄉村環境從“短期清臟”向“長期清潔”蝶變。自廉江市部署行動以來,安鋪鎮迅速響應,鎖定熱心村民、退休干部、企業家等群體,通過“村小組報—村里篩—鎮審核”三級聯動機制,精準挖掘出209名“叻人”。(據8月23日《湛江日報》)
作為粵語方言,“叻人”意為“能干的人”。擦亮鄉村“面子”夯實振興“里子”,開創鄉村建設新局面,廉江市安鋪鎮鄉村“叻人”的身上,寄托著村民們的期待。
“叻人”賦能,激活鄉村治理的“一池春水”。推動環境蝶變,鄉村“叻人”底氣足。一方面,“叻人”扎根鄉土,知鄉情懂民意,是接地氣的“領頭雁 ”。另一方面,“叻人”是通過“三級聯動機制”來精準挖掘,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有威信的“領航者”。例如,經常帶頭搞清潔,表示“要讓村里變美,這是咱應盡的力”的80多歲老黨員張桂芳;提出“要帶著鄉親們把門前衛生拓展到公共區域,出錢出力建長效管護機制”的西坡村企業家莫興忠……這些讓村民感到可親可敬的“叻人”,身份不同,各展所長,容易將鄉村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推動“長期清潔”見成效。“叻人”帶頭行動,不該止于擦亮鄉村“顏值”。展望未來,這些“叻人”能在更多領域展現新作為,凝聚起鄉村治理的榜樣力量,讓鄉村治理之路越走越寬。
“叻人”賦能,開辟鄉村高質量發展新賽道。“千村叻人·萬村清潔”行動不僅為了督促村民主動落實“門前三包”制度,給鄉村顏值“加分”;也為了引導村民構建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鄉村美譽度。當“叻人”持續發力保清潔,當“垃圾不落地”成為村民日常習慣,鄉村就不再是“臟亂差”的代名詞,而是更多游客的“詩和遠方”。總之,“叻人”帶頭行動,將文明生態優勢轉化為振興發展優勢,推動鄉村在文旅融合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千村叻人·萬村清潔”是鄉村保潔新模式。“叻人”賦能源于環境優化的需求,系于社會治理的探索,承載著鄉村振興的使命。從這種意義來說,廉江鄉村“叻人”,大有作為。但愿我市各地能涌現出更多像廉江鄉村“叻人”這樣的榜樣,引領村民實現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