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設中的調順非遺文化館。通訊員梁思麗 攝
為深入了解赤坎區非遺項目的傳承保護和發展現狀,探索非遺場館在文化傳承、項目保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6月30日,赤坎區文化服務中心(區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一行到廣東省級非遺項目“干魚制作技藝”傳承保護基地——調順非遺文化館,開展了建設進展調研工作。
據悉,調順非遺文化館建設項目位于調順村民俗文化園內。據“干魚制作技藝”傳承人黃偉軍介紹,該館占地面積1107平方米,建設兩層,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項目主體由廣州越秀和湛江赤坎兩區政府共建,“干魚制作技藝”保護單位——海豐水產公司裝修運營,預計今年年底交付使用。調順非遺文化館主要通過文字、圖片、音像、實物、場景呈現、展示體驗等方式,推進“干魚制作技藝”和“調順網龍”這兩項省級非遺項目活態傳承。同時,館內擬設非遺手信展示銷售、非遺研學體驗等功能區,為廣大游客群眾提供研學體驗。
赤坎區文化服務中心(區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對“湛江干魚制作技藝”省級非遺項目保護及非遺文化館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建議展館在設計布展方面集思廣益,增加互動體驗和多元傳播形式,力爭年底前完成項目建設并對外開放。并希望項目建成后,能夠繼續致力于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工作,積極與兄弟展館、街道、社區、學校等相關單位對接,開展系列非遺傳承活動,增強群眾對非遺項目的認同感和保護意識。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