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州市南興鎮鄉下,有一位老人袁秀芳,雖年逾百歲,還保持著“凍齡六七十歲”的樣子。記者采訪時了解到,老人是從磨難的生活中走出,飽嘗了世間的風風雨雨,如今四代同堂,在子孫的孝敬下安享晚年,生活能自理,行動自如,被人們稱為“世紀福星”。
兒媳婦為袁秀芳梳頭。
看起來比兒媳婦還年輕
袁秀芳老奶奶住在雷州市南興鎮善排村,1922年出生,今年103歲,是當地家喻戶曉的百歲老壽星。得知記者來訪,老奶奶從床上爬起來,讓兒媳婦幫她打扮,整理一下衣服,梳一下頭發……“我婆婆愛整潔,通常都是自己整理房間及穿著。”其兒媳婦說。
提起袁秀芳老奶奶,村民笑著說:“她看起來比兒媳婦還年輕呢!”當103歲的袁秀芳與63歲的兒媳婦站在一起時,容易讓人產生其兒媳婦年紀更大的錯覺——兒媳婦滿頭白發,甚至比婆婆的頭發更白。如果單從皮膚上看,則完全看不出這是一位100多歲的老人家。
袁秀芳看著歌本唱雷歌。
6歲時遇上“大瘟疫”幸存下來
袁秀芳的兒子孫光華告訴記者,母親與父親一生不知經歷多少磨難,吃了多少苦才養大他們。他在家里排行第五,上有一個哥哥、三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
據介紹,袁秀芳老奶奶身世坎坷,6歲時因遇上鼠疫或霍亂之類的“大瘟疫”,她一天之內失去雙親,隨后兩個哥哥及一個妹妹也不幸染病去世,只有她逃過一劫,幸存下來。“此后數十年間,我母親身體都沒有出過什么問題。”孫光華認為,這就是母親身體免疫力強的證明。
孫光華提到,其母親小時只能靠伯父伯母照顧和周濟。長大后嫁人了,剛生育三個孩子,丈夫卻因意外早逝,不得已再嫁,并生下三個孩子。這樣,家里共養育他們六個孩子,著實不容易。母親在家操持家務,省吃儉用,父親則下地干活,含辛茹苦把六個孩子拉扯大。
自己買菜炒菜 每天喝一大瓶開水
袁秀芳一向勤儉節約,日常起居還能自理,連內衣都是自己洗。現在除了兒媳婦幫忙煮飯外,她依然堅持自己買菜炒菜,常常只買1元錢豆芽、豆腐或幾元錢豬肉,就夠一天的伙食了。
兒子孫光華稱,母親的生活習慣簡單而有規律——她吃飯不挑食,飲食清淡,按時作息。通常是早上六七點起床,天黑就休息。說起母親之所以如此長壽,他認為除了身體素質好,像父親(活到103歲)一樣經常勞作等良好習慣外,她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經常喝開水,一天能喝上一暖水瓶的開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多喝水對身體肯定是有益的。”
喜歡看雷劇 能照著雷歌本哼唱
袁秀芳如此高齡,身子骨可不含糊。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她就起床了,自己穿戴整齊后到院子里巡巡看看。她至今眼不花,能捧著歌本認字。思維十分清晰。平時與人交談,雖然有點耳背,但并不影響交流。
老人還有個愛好,就是喜歡看雷劇,以前村里演戲,她都是早早就到戲場。她沒有上過學,嫁到善排村后的一天,從集市上買回一冊雷州歌本,丈夫和兒子等人幫她學認字,逐漸認識很多字,目前自己能照著20多冊雷歌本哼唱。采訪期間,老奶奶捧起厚厚的雷歌本,一字一句地現場清唱起來,引得眾人喝彩不斷。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袁秀芳現有多個孫子及眾多曾孫。兒孫們很關心、體貼和孝敬老人,除了經常給她添新衣服、新鞋子外,還常買水果來看望她,并在家里安裝了監控視頻,可隨時了解老人家的生活起居情況。老奶奶逢人便夸,說全家都團結敬老,令她感到很開心幸福。
談及幸福感,袁秀芳無比感慨地說,“感謝共產黨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袁秀芳說,她現在除了老人補貼外,還有百歲高齡補貼。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