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場。 通訊員藍偉強 攝
正值水田春耕時節,遂溪的火山紅土已迎來豐收季,甜蜜氣息在“中國第一甜縣”空氣中氤氳。春風如信使,3月22日,廣東·遂溪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二屆甘薯文化周活動開啟,八方賓客共赴甜蜜之約。
看多彩遂溪春日畫卷,不僅有甜蜜“薯”光,更有動能澎湃的產業圖景、活力迸發的城鄉氣象、溫暖厚實的民生溫度。千行百業春潮涌,城鄉處處煥新顏。
當前,遂溪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縱深推進“1+3+6”行動計劃,全力以赴抓經濟、抓民生、抓環境、抓作風,推動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俯瞰嶺北工業園區。園區吸引了華潤集團、統一集團、正大集團、匯通藥業、湛江拉多美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落戶。 記者張鋒鋒 攝
挺起高質量發展產業“脊梁”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縣域強。
日前,《廣東省縣域特色產業目錄》發布,其中遂溪5個產業入選,分別是食品產業、鋯鈦產業、硅基產業、生豬產業、甘薯產業。遂溪上榜產業中,既有基礎厚實的傳統產業,又有加速崛起的新興產業,與當前遂溪謀劃的縣域產業布局高度契合,展現遂溪產業體系向新圖強的路徑。
近年來,遂溪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圍繞強實體、精制造,因地制宜構建縣域特色產業體系,打造食品工業、鋯鈦新材料、硅基新材料三大百億級產業集群,挺起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脊梁”。2023年至2025年3月,三大百億級產業集群招引項目22個,總投資141.41億元。
得益于肥沃的土地、綿長的海岸線,遂溪農海產品豐富而鮮美,食品工業有傳統,也有基礎。找準發展比較優勢,遂溪錨定打造省食品工業強縣目標,實施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食品產業鏈和現代農業產業鏈,食品工業、特色種養、海洋牧場等特色產業加快集聚。
“遂溪縣‘整換造’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案例入選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中共遂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白坭坡工業園內,食品工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恒興海洋食品研發生產項目(一期)預計將于今年二季度投產,福東海藥膳預制菜及大健康食品生產項目地基建設已完成。“項目計劃總投資11000萬元,投產后每年可生產大健康產品及藥膳(南藥)預制菜500萬盒。”廣東福東海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胡國軍說。
項目建設高歌猛進,“遂溪食品”品牌不斷塑強。金鯧魚獲得湛江首張“灣區認證”;3個品牌入選首批“廣東老字號”;搭乘“互聯網+”快車,火山紅薯、圣女果、仙品荔等標志性品牌產品飄香四海。
遂溪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海紅米。 通訊員藍偉強 攝
目前,遂溪食品工業集聚了金嶺集團、正大集團、恒興集團等食品工業龍頭企業,規上企業達43家、產值112億元,形成覆蓋種業、種養殖、精深加工、流通、品牌銷售的全產業鏈。
傳統產業提質升級的同時,以硅基、鋯鈦等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持續壯大、加速崛起,正在重塑遂溪產業版圖。
硅基新材料產業方面,近兩年,遂溪頻頻“上新”項目,在建擬建項目9個,總投資超125億元,正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硅砂集散交易中心。鋯鈦產業方面,遂溪開發應用鋯英砂、鈦精礦、金紅石、獨居石等產品經驗豐富,技術領先,市場知名度較高。當前,遂溪正推動鋯鈦產業千畝集聚區建設,累計培育鋯鈦企業20家、規上企業10家,加快向百億級產業集群邁進。
三大百億級產業集群加快聚鏈成勢,帶動遂溪招商引資項目全面“落地開花”。2024年,遂溪共引進項目31個,投資額超110億元,其中制造業項目投資額超8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110.9%。
同樣令人振奮的是,遂溪農文旅融合、直播電商、銀發康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尤其是文旅大放光彩,孔子文化城成功申報國家4A級景區,文化IP火熱“出圈”,當地積極推動非遺“走出去”,把優質流量“引進來”,將熱度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2024年,遂溪縣接待游客2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23億元。
嶺北鎮調豐古村一景。記者張鋒鋒 攝
北坡鎮急水村的微景觀點吸引游客前來觀光。 記者張鋒鋒 攝
非遺魅力綻放:首屆北坡游魚文化周活動吸引游客超10萬人次;舉辦省龍獅錦標賽暨遂溪醒獅文化季系列活動,遂溪醒獅勇奪四冠;遂溪龍灣龍獅藝術團獲第十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并受邀參與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文藝晚會節目表演,進一步打響“中國醒獅之鄉”品牌。
“九九重陽百歲節”擦亮“國際長壽養生基地”招牌。 記者歐陽澤 攝
歲末年初,用愛與真誠經營的“肥娟小吃店”火遍全網。
遂溪借勢接住流量,邀請“肥娟夫婦”擔任“甜美遂溪”文旅推薦官,通過接地氣的方式為孔子文化城、螺崗小鎮等景區引流,邀請全國游客來遂溪過大年。
遂溪醒獅表演。記者歐陽澤 攝
為了將線上“流量”變成“留量”,當地加大宣傳引導、修繕道路、加強衛生秩序管理、開展志愿服務,讓以“肥娟小吃”為代表的遂溪人善良真誠、樂觀勵志的精神廣為傳播、溫暖人心,“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蛇年春節期間,遂溪各大景區景點人氣火爆,初步統計全縣接待游客82萬人次,同比增長超22%。
晴空下的楊柑鎮布政村火龍果種植大棚。記者李忠 攝
“改”出一方發展新天地
以改革開路,用創新破局。遂溪堅持有解思維、先立后破,創新“縣領導領銜包辦”改革工作模式,推動重點改革任務160項,在產業發展、營商環境、鎮村建設、民生與社會事業、法治政府等方面探索實踐出一批具有遂溪特色的改革創新模式,不斷厚植縣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近日,在遂溪縣政務服務大廳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拿到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時,袁女士感嘆:“在遂溪開餐飲店好方便!”
“一件事”搞定七類企業辦證,是遂溪升級政務服務的又一舉措,通過梳理“企業準營(餐飲店)”“扶殘助困”等“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7項,將多個部門相關聯的“單項事”,整合為企業和群眾視角的“一件事”集成服務。以群眾申辦餐飲店為例,將市場監管、城綜、消防業務的三次申辦變為一次申請,辦理時間從28天減為8天,讓群眾開店省心又省力。
流程做“減法”,服務做“加法”。目前,遂溪縣政務服務中心可辦理事項增至1379項。實施“親商助企”、聯合服務檢查企業,“有事必達、無事不擾”成為常態化服務模式。還為41個項目提供“全程代辦幫辦”服務。
厚植營商沃土,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2024年,遂溪縣市場主體新增超5200戶,總量近5.3萬戶,其中新增企業超千戶,超額完成新增“個轉企”任務。
被荔枝林環繞的烏塘鎮新屋村。記者李忠 攝
如何激活要素,釋放更大發展空間、更多發展活力?遂溪突出抓好“人、地、錢”集成式改革,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遂溪著力構建“政校院企”協同人才引育機制,推動人才“進企下鄉”,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鄉土人才隊伍持續壯大,推動科技創新持續提質。目前,遂溪縣高新技術企業達5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23家,推動23家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建有省級工程技術中心企業10家。
廣東佳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紅薯經打包送往全國各地高端市場。記者歐陽澤 攝
在土地改革方面,遂溪因地制宜推進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土地資源,不斷提升土地“含金量”。遂溪編制3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儲備項目近170個,總投資近150億元,推動土地從資源變資產。通過以小田變大田“整地”、以拆舊促騰退“換地”、以改造鹽堿地“造地”等模式,實現耕地連片整治超萬畝,在全市率先完成新增儲備工業用地超1400畝,為縣域建設釋放更多發展空間。
在發展資金方面,強化金融賦能,2024年組織投融資對接會30余場,促成2000余家新型農業主體達成融資意向8.39億元,通過“行業授信”開發“金鯧魚貸”“甘薯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助農扶企。
開放協作,互惠共進。全年進出口總額完成24.89億元,增長29%,增速全市第二。創新“大手牽小手”模式,2家廣州國企與3家遂溪本土企業實現對接合作,互開“跨域通辦”窗口實現通辦事項30項。
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培養室里的甘薯脫毒苗。記者劉冀城 攝
繪就城鄉“蝶變”新圖景
荔枝花開的季節,走進遂溪縣烏塘鎮新屋村,藍天白云之下,一排排米黃色的農房整潔明亮,四周環繞的荔枝林花滿枝頭、豐收在望,構成一幅和美鄉村生態畫卷。
“政府幫助改造農房,讓我們住上了新房,心里特別高興。今年咱村春光更勝往年。”新屋村村民蔡伯說。
遂溪把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作為提升“百千萬工程”成效的重要突破口,經過近三個月的合力攻堅,16 條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示范帶打造取得階段性成果,帶動沿線人居環境整體提升。
紅彤彤的火龍果。 記者張鋒鋒 攝
目前,美麗宜居村覆蓋率達84%。首批3個典型村入選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第二批18個典型村成效明顯,建成4條“美麗庭院”示范帶、43個特色村、超8000戶“美麗庭院”。
城鄉風貌全面提升,是遂溪加力提速實施“百千萬工程”,實現縣鎮村蝶變的生動縮影。遂溪打好“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群眾參與、共建共享”的“組合拳”,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遂溪界炮圣女果。記者張鋒鋒 攝
提升縣城品質,增強承載能力。以新型城鎮化推動主城強芯提質、新城高標準建設,獲中央財政資金1000萬元支持縣域商業建設。投入超5億元完成6個老舊小區超21公里道路設施升級改造,國道207線遂溪縣穿城段改線、智慧交通項目順利動工,一批市政道路加快建設。濱河新區遂溪大道與湛江大道無縫對接,形成湛遂同城化半小時交通圈、生活圈。累計投入7億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產業功能加速布局。
作為首批典型鎮,嶺北鎮3個月內完成“七個一”項目建設,考核獲評“優秀”等次;洋青鎮的美麗碧道綠意盎然,成為群眾休閑的優選之地;江洪鎮“濱海+龍舟賽”、楊柑鎮“濱海+足球村超”品牌成為縣域賽事經濟的新增長點……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遂溪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麗圩鎮,城鎮發展能級不斷提升。目前,第二批3個典型鎮已謀劃103個項目、總投資超3.6億元,完成“七個一”項目建設。
樂民鎮花蟹。記者歐陽澤 攝
值得關注的是,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過程中,遂溪廣泛發動商會、企業、院校、群眾、社工、志愿者等社會力量深度參與,集眾人之力、展各家所長,凝聚起齊抓共促的強大合力。
創新“商會+鎮村”共建模式,促成超170家企業及商(協)會實施“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幫扶項目超300個。以“黨員干部帶動+社會力量發動”推動群眾力量融入,籌措1.2億元助力“獎教獎學助學”和鄉村教育基礎設施補短板。與重點建筑業央企合作共建,助力9個鎮開工項目50個、總投資近22億元。與廣東醫科大學、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共建38個“雙百行動”項目全部啟動。
走訪15460戶次、累計協助落實兜底民生政策26159人次、協助醫療臨時救助金幫扶218人次共4820247.47元……遂城街道社工站近日被評為“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標桿社工站。目前,在遂溪大地,活躍著6萬多名志愿者、574支隊伍,他們用點點微光點亮璀璨星空,書寫著小城大愛。
北坡魚燈流光溢彩。記者張鋒鋒 攝
蝶變滿目新,幸福踏歌來。遂溪把“民生改善”作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必答之題,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財政“民生含量”。2024年,財政民生類支出42.57億元,占比82.46%。
就業方面,新增城鎮就業4352人,“三項工程”培訓完成率均超110%。教育方面,創建23個教育共同體,新增幼兒園學位4000個,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3550個。醫療方面,按三級醫院標準建設的縣人民醫院新院區投入使用,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一個個數字的背后,見證著遂溪把一項項“民生清單”轉化為“幸福賬單”的力度與成效。
遂溪大道與湛江大道實現無縫對接。 記者歐陽澤 攝
“數”讀2024遂溪高質量發展“成績單”
翻看2024年遂溪發展“成績單”,各項工作可圈可點,更有多項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第一”“唯一”“前列”等詞匯頻頻出現,展現了遂溪開拓創新、實干爭先,推動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擔當與作為。
關鍵詞:“第一”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268.84億元,總量連續4年穩居全市第一;
●工業投資增速達73%,全市第一;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全市第一。
●生豬規模化養殖率全市第一,連續18年獲評“全國生豬調出大縣”。
關鍵詞:“前列”
●GDP總量在全省27個“進位縣”中位居前二,主要經濟指標排名全市前列;
●工業三項投資指標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與重點建筑業央企合作共建,助力9個鎮開工項目50個、總投資近22億元,排名全市前列;
●創新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總交易金額位于全市前列;
●空氣質量優良率超99%,保持在全市前列。
關鍵詞:“入選”
●全省唯一入選首批全國農村電商“領跑縣”案例的縣,電商網絡銷售額16.72億元,增長10%;
●盤活土地資源案例入選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在省級層面復制推廣;
●入選省首批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
●健康生態食品產業集群是粵西唯一入選的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樂民花蟹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阿婆田艾籺”“甘嶺”“福東海”3個品牌入選首批“廣東老字號”;
●12個優質農產品入選“湛品”體系。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