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粵西片區為重點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到做好“土特產”文章;從高水平規劃建設沿海經濟帶,到新開工雷州半島灌區工程;從推動瓊州海峽協同高質量發展,到聚焦石化鋼鐵、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家電家居等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2025年“新鮮出爐”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多處@了湛江,對湛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殷切期待可謂“躍然紙上”。會場內外備受鼓舞、充滿干勁,更加堅定了搶抓機遇、務實奮進的信心和決心。
報告原文
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奮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健全強縣促鎮動力機制。深化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以粵西片區為重點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聲音
2024年5月,廉江市成功躋身廣東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名單。廉江迅速錨定發展方向,充分挖掘自身地理與資源優勢,以特色農業、優勢工業、商貿服務業等縣城優勢產業的提質升級為切入點,大力推行產城融合發展戰略,致力于打造強富綠美新廉江。
廉江市委書記陳恩才表示,當前,廉江積極實施特色產業驅動的融合發展模式,以全產業鏈思維推動優勢產業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通過培育智能家電、家居建材、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產業等特色產業集群,有效提升縣域產業承載能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與新型城鎮化建設良性互動。
在特色農業領域,廉江作為廣東省2024年唯一的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紅橙、茶葉、荔枝、絲苗米、湛江雞、白鴿、花木等七大特色農業產業百花齊放,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在政策與項目推進方面,廉江持續加力,通過推廣電子居住證、完善土地利用機制、開展縣鎮管理體制改革、推進縣城設計與鎮區規劃,以及加快鐵路、港口、公路等重大項目和市政設施建設,加大生態治理力度,全面優化城鎮發展環境。
此外,廉江還通過改擴建公辦幼兒園、打造長者飯堂、推進醫共體建設與防控體系能力提升工程、開展產業工人和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等措施,持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全方位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奮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邁向新高度。
報告原文
加大力度強農惠農富農。實施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培育行動,做好“土特產”文章,培育更多地理標志產品、“粵字號”農產品,推動預制菜等農產品加工業有序發展,壯大鄉村休閑產業等新業態。深化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
聲音
市農業農村局長莫植貴說,2024年,我市扎實做好“土特產”文章,在推動“一牛一羊”“一雞一鴿”和徐聞良姜產業化發展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培育出“燕窩果”“火山紅薯”“壹號土豬”“湛江雞”等一批優質農產品,湛江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獲省農業農村廳高度肯定。成功打造湛江特色農業品牌——“湛品”,認定兩批“湛品”93個;新增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產品7個,總數位居全省第二。
莫植貴表示,湛江將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目標,加快建設“三個農業”。建設“精品農業”,深入挖掘“一牛一羊”“一雞一鴿”以及南藥等地方特色農產品的潛力,將“土特產”打造成“精品”,推動其集群式、產業化發展。建設“品牌農業”,全面深化“12221”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湛品”“圳品”互認,打造標準更高、名聲更響的“湛品”品牌。建設“現代農業”,構建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積極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強化科技和金融賦能,加快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報告原文
加快建設海洋強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灣區經濟,高水平規劃建設沿海經濟帶,整合利用海岸、海島、港口等資源,科學布局交通設施、風電核電、臨港工業、濱海旅游等項目。加快漁港經濟區建設,布局更多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項目。
聲音
“作為海洋經濟管理研究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我們對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部署深感振奮。”廣東海洋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杜軍教授表示,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發展海洋經濟和灣區經濟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關鍵。湛江要搶抓機遇,進一步整合利用各類豐富的海洋資源,科學規劃涉海產業布局,加快漁港經濟區建設,布局更多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項目,推動漁業與旅游、康養、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群。 杜軍說,近年來,廣東海大在國家級水產新品種開發、海洋牧場適養品種選育、海洋資源保護與利用、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現代化海洋牧場規劃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學校將繼續深化與政府、涉海產業、國內外其他涉海機構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為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加快建設海洋強省貢獻更大力量。
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報告為我市加快建設海洋強市進一步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市正在編制《湛江市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2021—2035年)》,加強海岸線分類保護利用,優化海洋產業布局,大力發展濱海旅游、臨港工業和培育海上風電等新興產業。
下一步,我市將加強規劃引領,明確“十五五”期間全市海洋經濟發展重點方向,精準發力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同時,做大做強做優海洋產業,推動海洋漁業等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積極培育壯大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揮海洋產業“鏈主”企業的引領作用,推動海洋產業集群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出臺一系列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措施,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湛江。此外,加快漁港經濟區建設,全力支持湛江經開區申報2025年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項目,打造以海洋牧場、交易流通、精深加工、水產種苗、休閑漁業等五大業態為一體的漁港經濟區。
報告原文
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水網,加快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一期、二期建設,新開工雷州半島灌區工程等。
聲音
省人大代表張錦表示,環北廣東工程是全力助推雷州半島高質量發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而謀劃建設的重大工程。建議省加大環北廣東工程二期項目建設財政支持力度,同時建議充分發揮環北廣東工程的牽引作用和綜合效益,結合“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統籌推進工程沿線水資源優化配置、水庫山塘水池互聯互通、灌區現代化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水美鄉村建設。
據廣東粵海粵西供水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2024年,環北廣東工程超額完成年度建設目標,上萬名施工人員奮戰一線,全年完成投資62.6億元,完成率110%;實現盾構/TBM始發14臺,隧洞掘進42公里,管線施工61公里;貴子、大社、大仁、觀珠、和平、塘頭等12條支洞貫通。全線共交地19500多畝,有效保障工程建設。探索“施工+幫扶+綠美”幫扶新模式,發揮央企國企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資源優勢,全力助推“百千萬工程”建設。以工代賑吸納屬地就業超39萬人·日,累計采購當地建材2.9億元,充分彰顯了國企責任擔當。
報告原文
進一步拓展經濟縱深。爭取國家出臺政策支持汕頭經濟特區高質量發展、推動瓊州海峽協同高質量發展。加快汕頭、湛江臨港經濟區建設。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聲音
湛江作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對接聯系海南自由貿易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交匯地,近年來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推進與海南相向而行,鞏固提升湛江作為西南地區傳統出海口地位。
省人大代表梁思橋認為,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和人流、物流、車流的日益增長,未來瓊州海峽客滾運輸將面臨極大壓力,現有的瓊州海峽通道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瓊州海峽客滾運輸的需要。建議開辟瓊州海峽第二通道,即:雷州半島西線高速(蘭海高速)—廣東雷州烏石港-海南臨高金牌港—海南環島高速公路,形成雙通道對接格局,以交通互聯互通加快融入國家重大戰略發展。
市發展和改革局負責人表示,湛江與海南自由貿易港隔海相望,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具有出海口功能的城市之一,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及交通優勢,堅持陸海統籌、山海互濟,加強與海南相向而行,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深化“物流+經貿+產業”發展模式,發揮通道物流低成本、高效率、強集聚作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水平建設臨港經濟區,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有序轉移,為國家戰略聯動發展貢獻湛江力量。
近期,省政府印發了《湛江臨港經濟區建設總體方案》。市工信局局長孫正浩表示,依托湛江規劃建設臨港經濟區,引導珠三角地區產業有序轉移,有利于提升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能級,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也有利于培育外貿新動能,保持對外開放戰略主動。接下來,市工信局將加強與國家、省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結合湛江主平臺開發建設,充分發揮臨港經濟區區位優勢,爭取推動臨港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優化基礎設施,強化要素保障和招商引資,引導珠三角產業向臨港經濟區有序轉移,不斷增強園區發展后勁。
陸海新通道運營湛江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熠表示,新通道湛江公司將提前謀劃與沿線省市區產業、經濟互動,充分利用好“組合港”“并行港”政策優勢,做大與海南聯動貨源。持續以“陸海新通道+跨境班列”模式,促進跨境班列從湛江始發,貫通亞歐沿線國家和地區,構建運營成本穩定的物流通道。推廣使用“一單制”緩解客戶融資成本,發揮好湛江啟運港退稅政策作用,提升湛江通道競爭力。
報告原文
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聚焦石化鋼鐵、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家電家居等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深入開展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擴能增量、提質增品、降本增利、提效增值四大重點行動,推廣“鏈式改造”,推動超1萬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推進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建設。
聲音
記者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從2024年起,我市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我市入選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重點圍繞水產、小家電、羽絨三個行業,通過數字化牽引單位組建的產業生態聯合體,推動中小企業實現“鏈式”轉型。目前已遴選出6家數字化牽引單位,評審公布第一批數字化產品67個供企業自主選擇。同時,積極培育5G工廠,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粵電湛江風電海上5G專網覆蓋5G工廠》和國核湛江核電有限公司《湛江核電智慧工地專網及主干網覆蓋5G工廠》入選工信部《2024年5G工廠名錄》。
“下一步,市工信局將繼續落實省、市推進數字化轉型有關部署,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持續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政策宣貫,支持水產、小家電、羽絨行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湛江有著小家電、羽絨等眾多優勢傳統產業,一直以來都是支撐湛江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力量。新時代要有新思路,當前湛江應該好好把握機會,跳出傳統發展模式和路徑制約,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數字化轉型工作,聚焦優勢,乘勢而上,依托數字化、智能化形成新質生產力,把湛江的無限潛力轉化為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實實在在的成果。”省政協委員、湛江市工商聯副主席、廣東茂德公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宇說。
陳宇指出,近年來,廉江小家電產業集群向“數”而行,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取得了明顯成效,各個行業也在加快轉型升級和數字化發展。值得關注的是,湛江是個農業大市,同樣可以從農業的角度做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這篇文章,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農產品、水海產品精深加工業,賦予農產品“第二次生命”,用“工業鍋”炒香“農業菜”,實現由賣“原字號”向賣工業制成品轉變,推動農業“接二連三”,拉動鄉村特色產業全鏈條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