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地鐵的各個站點化身為麻章文旅資源的展示長廊,麻章“六寶”——麻章燒豬、儺舞文化、麻章富貴竹、太平蒲草、金牛島紅樹林和湖光巖“組團出道”,宣傳海報首次在羊城地鐵亮相。(12月24日《湛江日報》)
繼雷州“覃斗樂園芒游記”、廉江優品“花式出圈”等紛紛借力廣州地鐵提高曝光率、打響知名度之后,麻章文旅也攜“六寶”到廣州地鐵“登臺打榜”,將獨特的美食美景資源“曬”出來。這一趟“獻寶”,不只是簡單的廣告投放,更是區域協調發展、文旅產業破局的精妙棋招。
麻章文旅資源頗具特色,卻長期“養在深閨”。此番牽手廣州地鐵,堪稱“瞌睡遇上枕頭”。地鐵作為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公共空間之一,每日輸送海量乘客,麻章“六寶”宣傳海報于此陳列,意味著日均百萬級別的曝光量。麻章燒豬的誘人色澤、儺舞文化的神秘古樸、金牛島紅樹林的生態野趣等,都借由地鐵海報這一窗口,得以與都市匆忙過客“對視”,把地域風貌、人文魅力“打包”速遞給廣州市民和過往乘客,并有望將部分地鐵“流量”變成到麻章一游的文旅“留量”。值得一提的是,麻章坐擁奧運冠軍全紅嬋這張燙金名片,“嬋寶家鄉”自帶“流量光環”。此次借地鐵宣傳巧妙“鋪路”,將“嬋寶家鄉”以一種新潮有趣的方式推介給大眾,有望進一步解鎖變體育流量為文旅流量的“開關”,相信能勾起不少人深挖麻章故事的好奇心,為當地文旅強力“引流”。
地鐵“鋪路”、麻章“獻寶”,背后彰顯的,是廣州市白云區與麻章區的對口幫扶情誼。幫扶不是單向輸血,而是合作造血。投放地鐵廣告,正是利用廣州的傳播高地優勢,為麻章文旅產業“架橋鋪路”,提升麻章知名度與美譽度,共同探索粵西小城融入大灣區文旅版圖的新場景、新模式、新爆款。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跨區域聯動,整合資源、攥指成拳,是一次“破壁之旅”——兩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深化區域協調發展“探路”。
當然,地鐵廣告只是敲門磚,后續服務配套才是待客、留客的根本。如何將獨特的文旅資源轉化為后發而上的發展優勢?麻章借勢借力之余,更應思考如何乘勢而上,在完善景區設施、提升接待能力、深耕文旅體驗項目等方面下功夫,把更多“頭回客”變成“回頭客”。地鐵“鋪路”、麻章“獻寶”,也是一次不俗的城市形象營銷,如何借勢發力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樣需要持續用力。
放眼未來,在廣州市白云區派駐麻章區對口幫扶工作組的不懈努力下,兩地持續雙向發力,不僅能讓麻章“六寶”通過“搭地鐵”將特色品牌暢銷全國、出海遠洋,更有望為區域協調發展找到全新的“打開方式”,讓更多小城在大城市帶動下,共享協調發展、文旅繁榮碩果,勾勒雙向奔赴、美美與共的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