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廣東省“守護者杯”無人機駕駛員職業技能競賽現場。受訪者供圖
11月21日-22日,2024年廣東省“守護者杯”無人機駕駛員職業技能競賽在湛江舉行,其間,配套舉辦無人機專業產教融合論壇。以省內已建或籌建無人機專業的高等、中職院校及湛江無人機應用企業為主的數十名代表齊聚一堂,深入探討低空經濟行業與教育領域的深度融合,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促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
無人機駕駛員職業技能競賽現場。受訪者供圖
搭建平臺 以賽促練強技
超視距偵察、穿越障礙、精準拋投……在湛江市體育中心比賽現場,70余名參賽選手“空中競技”,展現了精湛的駕馭無人機技藝。
“這次比賽主要考驗選手對無人機的精細化操作能力,比賽設置的幾個項目覆蓋了各行業日常應用無人機的所有操作技能。”湛江市無人機應用產業協會理事長林棟介紹,競賽對標《無人機駕駛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及部分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內容。
參賽選手來自全省各地供電、消防、航道航標、通信、建筑、職業院校等行業領域。他們有的基于個人興趣而接觸無人機,更多的是所從事的工作崗位需要操作無人機。
“以前人工巡視輸電線路下樹木是否超高,一般通過望遠鏡,或者登塔高空作業,憑借經驗評估距離。現在采用無人機激光雷達點云技術進行監測,不僅精度達到厘米級,效率也提高了幾倍。”來自深圳供電局的朱敏杰從事架空輸電線路運維,經常利用無人機檢查輸電線路安全隱患。他說,目前六、七成的巡檢任務用無人機作業,公司輸電管理所持證作業的“飛手”達六七十人。
選手在參加無人機駕駛員職業技能競賽實操項目比賽。受訪者供圖
“無人機不僅可以飛到高層建筑物,通過紅外熱成像儀還可以精準掌握火場是否有被困人員。”揭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蔡豪表示,通過無人機偵查火場獲得的第一手信息,可以及時反饋給現場指揮員,以便科學迅速作出決策部署,大大提高了滅火救援的效率。
無人機應用的日益廣泛,帶動了無人機操控員需求的增長,而面對技術的快速迭代,從業者需要不斷提升技能和專業水平。不少選手表示,近年來,其所在企業單位很重視培養“飛手”,不僅加大投入配置無人機設施設備,還積極支持職工參加學習培訓、技能競賽、考證等,搭建以賽促學、以賽練兵、以賽強技的平臺。
今年9月印發實施的《湛江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提出,要加快專業人才引育。依托高校資源及湛江灣實驗室等平臺機構,積極與民航專業院校、行業協會等開展合作,加快培訓無人機操控員,支持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為無人機行業技能人才搭建技能比武平臺。
湛江機電學校無人機專業學生參加實訓課程。受訪者供圖
產教融合 培育低空經濟高素質技能人才
從生產到維修保障,從操控到推廣應用,無人機產業創造了大量崗位,亟需大批專業技能人才。近年來,省內珠海科技學院、廣東省電子職業技術學校、惠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技術院校紛紛開設了無人機專業。
如何讓人才培養精準匹配行業發展需求?在無人機產教融合論壇上,與會人員普遍認為,要推動產教融合深度合作,加強低空經濟領域的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形成“以產興教、以教促產、以教強業、以產興城”的良性互動機制。不少技術院校、企業、行業協會已就此作出探索實踐。
“在產教融合方面,目前學院與二十余家公司簽署了產教融合協議,建立穩定的實習和就業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習機會和就業資源。”珠海科技學院智能制造與航空學院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負責人李哲煜介紹,該學院還與無人機相關企業和機構合作,開展行業認證培訓,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也為企業輸送符合實際需求的人才。
值得關注的是,該校學生主要就業于無人機運營企業、航空發動機維修企業、無人機設計與制造業企業。其中,不少學生是在珠海本地企業就業,顯示珠海低空經濟產業吸納人才能力強勁。
湛江機電學校今年開始開設無人機專業。受訪者供圖
在湛江,《湛江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規劃了發展低空經濟清晰的“路線圖”,為企業搶抓機遇謀發展和學校培養專業人才指明了方向。
今年5月成立的湛江市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廣州數字科技集團的數字化技術、產品優勢,積極與銀行及我市相關職能局進行溝通,推動數據資產入表相關事項,同時承接政府和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以探索更多數字經濟創新模式與應用場景。
“我們公司積極帶動和參與湛江市低空經濟建設,在推進無人機應用場景及低空經濟飛行巡管平臺的建設與運營等業務中,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如無人機駕駛員、數據分析師等,以滿足低空經濟業務的拓展和技術創新需求。”該公司負責人沈婷菲透露,湛江數科正積極聯合湛江市無人機應用產業協會,推動湛江大專院校開展對應無人機維修、測試、飛手培訓等低空經濟系列課程,打造競賽平臺,推動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交流與人才培養。
“我們緊扣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從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生高質量就業與升學的角度,規劃開設無人機專業、設計人才培養方向,培養實用型人才。”湛江機電學校校長王安賢介紹,該校今年開始開辦無人機專業,規劃的學生就業前景包括地質災害監測、電力線路巡檢、植保噴藥、道路交通巡檢等。
記者梳理發現,該校培養人才方向與目前湛江市重點培育低空+物流、醫療、交通、公共服務、智慧農業等八大特色應用場景緊密貼合。
作為行業協會,近年來,湛江市無人機應用產業協會積極發揮技術優勢,與湛江多家高等、中職院校開展校協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
“無人機駕駛員、無人機裝調檢修工、無人機測繪操控員被列為2019年人社部公布的新工種,建議把三個工種納入我市‘廣東技工’培養體系,鼓勵高職院校、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企業培養低空經濟領域人才,打造低空經濟人才高地。”該協會理事長林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