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海派非遺,品味匠心傳承,體會上海的“繁花非遺”;走進祖國的山河大地,踏入煙火氣十足的巷尾街頭,實現“詩與遠方”的雙向奔赴;跟著戲曲“打卡”大美中國,感受傳統戲曲文化的魅力……近期,多檔文化類節目熱播,聚焦非遺、旅行、戲曲等領域,帶領觀眾沉浸式觀看體驗的同時,助力地方文旅產業發展。
非遺有了“新活法”
一件龍鳳旗袍的完美呈現需要多久設計?上海民族樂器制作技藝中二胡弓弦的選材有什么講究?上海絨繡與其他傳統刺繡有何區別?日前,在《非遺里的中國》上海篇中,龍洋、單霽翔以及演員韓雪邂逅20余項極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過互動體驗、文化解讀、秀演呈現等形式,沉浸式感受上海非遺。
第二季節目延續了第一季“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創作理念,繼續聚焦非遺傳承與創新,帶領觀眾相繼走進廣西、貴州、浙江等地,開啟精彩紛呈的非遺之旅,在全方位展現非遺的技藝智慧、中華文化的歷史底蘊、中華民族匠心精神的同時,還用時代性的眼光展現非遺在新時代迸發出的活力。
業內人士表示,節目帶著觀眾走訪華夏大地,探索豐富多元的非遺項目,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啟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不僅給傳統非遺賦能了時代價值,更激發了國內外觀眾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與熱愛。隨著節目第二季的熱播,全網掀起了“非遺熱”。
旅綜助力城市文旅“出圈”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及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推出的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第三季正在熱播中。
節目每期深度探訪兩個村莊,由主持人領銜的“山水小分隊”,攜手文化學者、文藝嘉賓共同踏上沉浸式體驗之旅,通過解讀小家的奮斗史,挖掘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發展經驗。
第三季節目以更多元的鄉村體驗、更細膩的鏡頭語言和更溫情的敘事手法,記錄新時代農人的奮斗歷程,全景式展現“山鄉巨變”的新面貌、新氣象。最新一期節目中 ,“山水小分隊”走進了成都市金堂縣龔家村,演員王洛勇驚嘆道:“滿眼的綠色讓我們震驚了。人才是繁榮的基礎,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一起振興經濟,讓家鄉在他們手中重新繁榮起來。”
優酷獨播的《盲盒旅行局》由沙溢、楊超越等不同年齡層的藝人作為常駐嘉賓,組成4支風格迥異的旅行小組,以“一盒一世界”的理念打卡十大城市,完成10趟盲盒之旅,在歡樂游戲中體驗地方文化風情。
節目總導演謝滌葵表示,游戲類真人秀的爆款有很多,但缺少新鮮血液;而旅行類的慢綜出現爆款的幾率越來越低,因為旅行慢綜會更依賴于細水長流成員的相處,但過程不可控。《盲盒旅行局》在旅行真人秀中加入游戲,以此掌握綜藝看點和笑點的平衡。“希望能有這樣一種新品類出現,反映旅行中的真實過程,同時又兼顧較為密集的笑點。”謝滌葵說。
跟著戲曲去旅行
山東衛視《戲宇宙》第三季在延續前兩季“戲曲+”創新路線的同時,全新打造文旅季,“跟著戲曲去旅行”,節目首次走出演播室,通過實地探訪廣東潮劇、江西贛劇、貴州安順地戲、福建薌劇、山西晉劇、浙江婺劇以及山東五音戲7個地方劇種,帶領觀眾沉浸式感受當地文化,探尋地方劇種的成長、發展及傳承,展現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戲曲之美。該節目總制片人張立表示,《戲宇宙》要做的是把戲曲元素提取出來,掰開揉碎,結合各種當代藝術形態,讓戲曲與潮流進行極致碰撞,讓傳承與創新奏出和諧樂章。節目中“王珮瑜稱戲曲演員要掙到尊嚴”“京昆演員要多向地方戲曲演員學習” 等多個關于戲曲人的話題火爆出圈,引發戲曲人強烈的共鳴和大眾對于戲曲的廣泛關注。張立期望通過點滴努力,助力戲曲生態繁榮,讓更多人走進戲院、愛上戲曲。(記者 劉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