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都市中,無論是風雨無阻的環衛工人、穿梭街巷的外賣小哥,還是日夜兼程的司機、快遞員,他們都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脈動。
渴了能喝水、冷了能取暖、熱了能乘涼、累了能歇腳……重慶市總工會延伸服務陣地,通過共建、社會參與等方式打造“工會驛站”,為廣大戶外勞動者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溫暖場所。
9月26日,約60家中央級、省級重點新聞媒體和成渝地區新聞媒體代表通過走訪重慶璧山區一“暖心驛站”站點了解重慶市總工會對職工群眾熱情周到的服務。
這里,對于家住附近的周伯伯來說是閱讀“充電”的地方:“我經常在這里借閱書籍,沒事的時候都會坐下來閱讀學習,圖書類別豐富,還會定時更新。”
“沒單的時候,我就在這兒歇歇腳。”因為工作的靈活性,沒有固定的地點,這也成為某品牌代駕張師傅的停靠港灣。
不僅如此,該地還按需推送“春送就業、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固定活動以及“技能培訓、困難幫扶、法律援助、公益體檢、人民調解”等多元化服務項目,完善“群眾點單、驛站接單、工會結單”機制,切實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以精準服務托起穩穩幸福。
小站充滿大愛。在璧山暖心驛站的新新云板塊,勞動者們留下對站點的印象:“一個人、一個車、一個驛站、一個家、一座城。雖然很艱苦,總有一個地方等著我們。”
值得一提的是,璧山還用“新新積分”激發內生動力。
什么是“新新積分”?璧山區總工會工作人員周佳麗介紹,這是璧山立足黨建統領基層治理"積分制”工作總體布局,面向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設計打造的參與基層治理應用場景。
那么,如何才能獲取“新新積分”?周佳麗告訴華龍網記者,積分來源包括城市治理隨手拍、參與平臺發布活動和示范帶頭作貢獻。具體而言,依托"新新積分”小程序,集成事件上報、暖心服務、積分完換、心愿定制、積分預支等10余項功能,引導“兩新”群體“隨時拍”安全隱患、“碼上報”突發事件從而獲取相應積分。
“新新積分”有何作用?她補充,通過獲取的積分,勞動者們可以在積分超市進行兌換手持電風扇、保溫杯等一些實用的生活小物件。不僅如此,積分超市的東西也會根據“新新云”上的需求進行對應的補充。
“這一舉措為兩新群體參與社會和城市治理提供了平臺,也是讓‘兩新’群體感受到工會的溫暖。”璧山區總工會基層工作部部長蔣松如是說。
近年來,重慶工會累計投入資金5000萬元,累計建成“工會驛站”5523個,覆蓋服務職工達600余萬人。接下來,將升級改造智能化驛站740個,建設市級最美“工會驛站”500個。
驛站的建設提升了社會基層治理的深度和溫度,更是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