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縣草潭鎮的金鯧魚“海洋牧場”。
一條金鯧魚,攪動著雷州半島西海岸的傳統漁貨市場,激活了海洋養殖業現代化的進程。
一個古漁港,借助金鯧魚養殖業的興旺,銜接起產業鏈網,帶動四鄉八鄰的勞動力就業,帶來一個個漁村村容村貌的巨變,展示著古埠文旅的驚艷。
“吃金鯧魚,到湛江!”這句湛江“驢友”界的新諺,正迅速向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傳播。
巨大的深海網箱。
美麗的角頭沙。
●震撼視覺的草潭“海上牧場”
從機窗俯視草潭外海,數百米下的海面,滿眼都是整齊排列著大片大小一致的深色圓圈,圈內跳動著耀眼的金光,仿似鑲嵌在大塊碧玉上的群珠。11月3日,記者乘坐直升機從潿洲島海上石油平臺返回湛江的途中,為眼前壯觀的一幕震撼。
據同行的中國海油員工介紹,這就是遂溪縣草潭鎮養殖金鯧魚的“海洋牧場”。
深色圓圈是深海養殖網箱的浮框,截面面積為600-1000平方米,箱體深入水下15至40米。這種體積1萬至4萬立方米的龐然大物,可以輕松實現年產金鯧魚10萬斤,據資深海洋養殖業人士透露,湛江金鯧魚養殖曾創下單網箱年產100萬斤的紀錄。
按今年金鯧魚每斤金鯧魚收購價10-20元折算,產值驚人。
網箱收魚。
裝卸分揀。
●觸發古漁港產業升級的金鯧魚
按2021年的統計數據,湛江金鯧魚養殖業的網箱總量為3700多個,草潭有700多個,占五分之一強。草潭金鯧魚總產量為3萬噸,占湛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強。
魚真肥!
冷鏈車待發。
11月11日,正值金鯧魚收獲季,草潭外海,金鯧魚網箱林立;漁港棧橋,上漁貨的吊臂林立。草潭鎮黨委書記林立自豪地介紹稱,“以五分之一強的網箱實現三分之一強的總產量,足以佐證草潭金鯧魚‘海洋牧場’的生產資源優勢!”
在國家海洋局發布的全國海洋水質地圖上,北部灣海域連年排列在綠色海域的前茅。“在同樣的養殖條件下,草潭的金鯧魚單尾要比別的海域重一些!”從事金鯧魚養殖多年的湛江匯富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向東透露,除了海水質量外,雷州半島西岸的海水鹽度比東岸的要高一些,更適合金鯧魚養殖;同時,草潭南北30公里內,有多條水草豐美的小河西流入海,帶來豐富的天然餌料;華南地區每年遭遇的臺風,其路徑往往起于菲律賓到印尼一帶,大致從東南向西北移動,雷州半島恰好成為北部灣海域的天然屏障。他認為,在湛江市已建成的特呈—南三、流沙、東海島、東里、草潭5個深海網箱養殖園區中,草潭的天然稟賦尤為突出。
金鯧魚學名卵形鯧鲹,屬硬骨魚綱鱸形目鲹科鯧鲹屬,原產熱帶海洋,肉質細嫩可口,蛋白質含量高,在長江以北的市場,被視為性價比極高的漁貨。恒興水產的一名技術人員表示,金鯧魚是目前國內極為罕見的養殖魚質量高于野生魚質量的品種,養殖魚無論是含肉率還是口感均明顯占優,原因是經多年實踐養殖技術已非常成熟,其肉質口感均可通過養殖技術調整,比如單尾一斤多的預制菜用魚和單尾超4斤的宴席用鮮魚,可以養殖出不同的肉質。
金鯧魚的熱帶魚特性,決定了湛江作為“中國金鯧魚之都”的地位。金鯧魚的養殖最佳水溫在22℃至26℃之間,水溫低于16℃,魚就停止生長,低于14℃便出現不適癥狀,持續數天低于10℃便會死亡。按此標準,全國適合養殖金鯧魚的海域在兩廣和海南,綜合交通、集散、水質、岸線條件,連接粵桂瓊、擁有1200多公里大陸岸線的湛江,優勢不可撼動。
雖然當地養殖金鯧魚的歷史已逾10年,但草潭鎮通過引入龍頭企業實現大規模養殖還是近幾年的事。短短幾年間,年總產量飆升至3萬噸,成為當地5大深海網箱養殖園區中的“排頭兵”。
按湛江市年總產10萬噸金鯧魚、實現逾100億元產值折算,每噸產值超過10萬元,其中含預制菜在內的加工產業附加值占比一半以上。林立表示,金鯧魚養殖業的崛起,已觸發草潭的傳統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加速升級,盡管當地冷鏈、加工等產業已迅速布局發展,但對標全市的噸產值10萬元數據,還有著巨大的開拓增值空間。“按今年的魚產量,如果全鏈條在草潭,將產生30億元的產值,而且草潭外海,還有相當大的深海網箱布局空間!屆時,草潭真的變‘金潭’!”
魚干晾曬。
網紅預制菜。
打包發貨。(資料圖片)
●金鯧魚延伸的龐大市場鏈產業鏈
初冬的草潭鎮區,拂過路樹葉尖的風都是暖的,路上的行人身邊,不時駛過滿載泡沫保溫箱的貨車和冷鏈車。
金鯧魚養殖業的迅速崛起,讓鎮里的每位居民都感覺到新的變化:制冰廠的壓縮機鳴聲周期越來越頻密,往返的冷鏈車越來越多,到深海魚排區投喂及水產加工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多,大量從周邊鄉鎮前來打工的村民,帶來夜宵檔的繁華……
住在鎮街、以海鮮代收購為業的居民陳先生表示,金鯧魚是草潭真正意義上首個上規模的特產。“過去的草潭海鮮‘三寶’——蘭花蟹、小象拔蚌、沙蟲,盡管質量上乘,但有名無量,一直擔當不起特色資源產業的支柱,現在有了金鯧魚,對整個‘西海’的產業布局都是前所未有的良機!”
雷州半島的傳統產業布局,數百年來,一直呈東強西弱之勢,傳統種植業和制造業,“西海”岸線除位于九洲江口沖積帶的安鋪外,其余地區土地相對貧瘠,連人口分布也是東密西疏,資源分布性帶來的產業鏈市場鏈積弱亟待新的資源注入,金鯧魚恰逢其時地充當了重要角色。
從產業鏈看,金鯧魚的養殖,上游鏈接著育苗、飼料、藥品產業及在吳川市擁有全產業鏈的網業及網箱制造產業,下游鏈接著冷鏈倉儲運輸業、包裝業和包括預制菜在內的多級加工業,還旁生出電商、文旅等服務業鏈條。隨著草潭金鯧魚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張,這些鏈條的節點將陸續布局草潭。目前,湛江28家大型水產飼料加工廠,年產量90萬噸,約占全國水產飼料60%,大型廠商“恒興”正是在草潭從事大型深海養殖金鯧魚項目的兩大龍頭企業之一。湛江的大型深海養殖網箱制造業起步較早,大型廠商已達年產值10億元的規模。在廣東,“哪里有網箱養殖,哪里就有湛江生產的網箱”已成業界常態。常年為金鯧魚養殖實施投料喂養等作業的近500艘養殖輔助船,其打造及維護成為當地造船廠的重要訂單之一。
從市場空間鏈看,草潭的金鯧魚及預制菜產品已連接全國10多個省市。按“匯富”公司負責人徐向東的說法,產品量供國內最遠到內蒙古的包頭市及遼寧的沈陽市,這是“草潭出品”前所未有的市場空間鏈接。依托湛江的“中國金鯧魚之都”品牌和打造“全球水產產業高地”規劃,草潭金鯧魚產業的市場空間鏈拓展面臨良機,一是整個北部灣海域金鯧魚產業需要一個海運集散地,草潭有條件充當這一樞紐,連接北部灣各產區;二是深度銜接“恒興”“國聯”“畫景”“粵府”“匯富”等知名加工品牌,把草潭金鯧魚的市場空間拓展到美國、日本、韓國,甚至歐盟等地。
魚躍人歡。
滿載。(資料圖片)
●把金鯧魚產業效應拓展到文旅服務業
“挪威有三文魚,湛江有金鯧魚。”從2021年10月湛江正式被授予“中國金鯧魚之都”這一“金字招牌”,到今年10月底,湛江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程鳳英發信,邀請全球百名鄉賢為湛江金鯧魚代言。湛江金鯧魚的知名度及美譽度大幅提升。
作為湛江金鯧魚的主產地之一,遂溪縣草潭鎮以此為契機,結合金鯧魚的加工業拓展和旅游美食文化,把加快大園區建設、推進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作為抓手,奮力開創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局面。根據遂溪縣建設北部灣旅游新區的部署,在做大做強金鯧魚養殖加工產業的同時,協同推進草潭鄉村旅游深入發展。
目前,該鎮正籌劃深入挖掘金鯧魚美食譜行動,把價格極為親民的食材與當地高端食材搭配,結合角頭沙等網紅海岸“打卡”地,打造集吃、看、玩、購為一體的“爆款”文旅線路。
11月10日,傍晚,和暖的海風下,一對對游人赤腳走在角頭沙伸入大海的月牙形沙灘上,清澈的海水撩動著他們的腳踝,不遠處的燒烤架里,炭火上的金鯧魚片“滋滋”地冒出濃香的汁液。得知11月12日這里即將舉辦金鯧魚旅游文化節的消息后,一群游客對著鏡頭,齊發聲——
吃金鯧魚,到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