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就是農業的“芯片”。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發展種業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關鍵內容,“打好種業翻身仗”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的戰略任務。
湛江水產總產量和總產值連續20年居全省首位,作為廣東水產養殖第一大市,湛江不僅是水產養殖產量、流通、消費大市,更是水產種業大市。近年來,湛江充分發揮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優勢,依托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集聚優勢,強化水產種業技術研發聯合攻關,大力開展對蝦良種研發和培育,全力推進水產種業振興,助推水產業高質量發展。
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水產種業基礎雄厚
湛江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2023.6公里,有著獨特的陽光、氣候和水質資源,海水養殖歷史悠久。我市不僅擁有廣東海洋大學及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等高校及機構,更走出了一批以恒興、粵海、國聯等為代表的水產龍頭企業,更走出了海茂、海興等種業領先企業,為我市發展水產種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早在2002年,經科技部立項,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湛江投資建設了國家863計劃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這也是中國民營企業第一次承擔國家種業基地的建設。恒興與中山大學合作開展南美白對蝦育種工作,于2011年成功選育南美白對蝦抗病品種“中興1號”,獲得農業部水產新品種認定,這也是我國首批獲得國家認定的南美白對蝦品種之一,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南美白對蝦良種場”。
當前,我市共有水產苗種場482個,其中有省級國家級水產良種場21個,包括國家級對蝦良種場2個、省級對蝦良種場13個、省級珍珠貝良種場2個、省級羅非魚良種場1個、省級羅氏沼蝦良種場1個、省級火焰龜良種場1個、省級東風螺良種場1個。我市先后突破了墨吉明對蝦、長毛對蝦、日本對蝦、斑節對蝦、南美白對蝦、南美蘭對蝦的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技術,同時迅速轉化成為現實的苗種生產能力,并初步建立起對蝦良種研發和生產體系。
水產種業是水產養殖業的基礎,水產養殖業的發展也強烈拉動了水產種業的發展。2020年我市水產苗種產量8103.2億尾(粒、株),其中,淡水魚苗38.29億尾,其中羅非魚9.92億尾;海水魚苗5725萬尾,貝類育苗129027萬粒,蝦類育苗1507億尾,其中南美白對蝦1387億尾。目前,我市生產的苗種不僅實現自給自足,南美白對蝦蝦苗還遠銷全國各地。水產種業良性發展為水產養殖業注入了強大活力。
破解“缺種”困境
為對蝦苗提供“芯片”支持
在位于遂溪樂民鎮的新海茂蝦苗場內,一個個豎起的形似高壓鍋狀的混凝土養殖池,通過一條條管相連接,無數蝦苗正歡快暢游。扎根有“蝦都”之稱的湛江,海茂種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茂集團)于1987年創始,專注對蝦苗種繁育30多年,是業內有名的“蝦苗大王”。當前,廣東的優質對蝦種苗年產4000億尾,其中,湛江產量為2000億尾,占了廣東一半,而遂溪產量為1000億尾,占了廣東的1/4,這1000億尾幾乎全部由海茂集團旗下的遂溪新海茂子公司產出。
對蝦是優質的水產動物蛋白源,我國最早養殖的是本土對蝦品種。由于抗病力差、生長慢、單產低、適養區域小,最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遭遇了滅頂之災,并迅速被南美白對蝦所替代,南美白對蝦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養殖量最大的對蝦品種。但是南美白對蝦自引入我國以來,一直未能在國內海域形成自然種群,為了能培育出優質蝦苗,國內每年要花大量外匯去國外購買親蝦。
2016年底,海茂集團成功收購了美國PRIMO種蝦公司,首次打破了國外對親蝦資源的壟斷,也是國內唯一全資擁有國外種蝦公司的水產種業企業。
為解決南美白對蝦的“卡脖子”種源問題,海茂集團正在遂溪縣樂民鎮興建一個集家系保種、良種選育、親蝦繁育和幼體生產為一體的育種中心,并將配套嚴格的生物防控體系、完善的水處理系統和先進的科研共享平臺。該育種中心預計需投資2億多元,建成后每年能向國內提供5萬對優質南美白對蝦親蝦、數百億尾優質蝦苗。
以“種”為芯
打造中國水產種業“硅谷”
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譚北平表示,當前,廣東海洋大學正引進著名水產育種專家桂建芳院士、劉少軍院士組建創新團隊,聯合湛江灣實驗室和省內龍頭企業,加快構建“遺傳育種中心+國家級及省級原良種場+苗種繁育場”的多級水產公益性原良種生產體系,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南美白對蝦南繁中心,建立魚類規模化工廠化人工繁育技術,建立完善工廠化養殖設施,建立無特定病原苗種培育技術,實現大規格優質苗種規模化繁育。同時,引進著名貝類育種專家包振民院士組建創新團隊,聯合省內龍頭企業,構建海水珍珠貝種業體系建設框架,實現新品種大面積示范推廣。
我市正全面開展水產種質資源普查,不斷提升資源保護、種質創新、資源共享能力。依托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集聚優勢,強化水產種業技術研發聯合攻關,大力開展對蝦良種研發和培育,積極解決南美白對蝦種蝦長期依賴進口“卡脖子”問題,努力打造全國對蝦優質種苗研發與供應基地。同時,加快補齊海水魚種業短板,支持有條件的海水魚苗種企業進行技術創新,開展海水魚選育種與種苗規模化繁育,實現以種促養、以養促育,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海水魚良種場。扶強培優水產種業主體,培育一批國家級水產種業龍頭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