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講解。
近日,在市博物館二樓非遺展廳,隨著講解員輕輕拿起制作好的竹編圓扇,30組親子家庭的目光瞬間被千年竹編文化吸引,一場充滿趣味與文化氣息的竹編扇子體驗活動隨之開啟,小朋友們齊聚一堂,用雙手編織夏日清涼,感受非遺的魅力。
用水彩筆畫出形狀。
竹編的“來時路”
“竹編最開始用來做什么的?”老師的提問讓大家陷入思考,有說用來寫字的,有說用來編涼席的……原來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利用竹子,編織出各種生活用品。從最初簡單的籃筐,到如今精美的工藝品,竹編技藝不斷發展、創新,成為了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在古代,竹編扇子不僅是消暑納涼的工具,更是文人雅士的心頭好。扇面上題詩作畫,再配以精巧的竹編工藝,一把普通的扇子便成了極具藝術價值的珍品。它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還常常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室,深受喜愛。這些精美的竹編扇子,見證了歲月的流轉,也傳承著古老的文化。工作人員生動地講述著竹編扇子的歷史,小朋友們都聽得入神,眼中滿是對這門古老技藝的好奇與向往。
仔細看步驟。
十字編技巧示范
講解結束后,竹編老師開始為大家示范竹編扇子的制作技巧。老師拿起桌子上的竹條,講述十字編的技巧,“我們可以將一根根竹條緊密排列在我們的底板上,最后‘挑一壓一’,橫豎交錯,就有扇子的雛形啦?!?/p>
老師一邊編織,一邊耐心地講解要點:“竹條的排列要均勻,用力要適中,這樣編出來的扇子才結實又美觀?!毙∨笥褌兒图议L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的每一個動作,有的還拿起桌上的材料操作起來。在示范裝飾扇子環節,老師用水彩筆在扇面上畫出形狀,再剪去多余部分,竹編扇就初具模樣啦,大家紛紛贊嘆,迫不及待想要自己動手嘗試。
親子齊動手。
親子一起編扇子
終于到了親手體驗環節!小朋友們興奮地拿起竹條,開始了自己的竹編之旅。一開始,大家還有些手忙腳亂,竹條在手中也不聽話,不是編歪了,就是松散不緊實。但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大家逐漸掌握了技巧,編得越來越順手。先把竹條豎著依次粘在底板上,再根據挑一壓一的方法將竹條一根根橫著放進去,在老師家長的輔助下,用剪刀修剪形狀,用膠水和布條給扇面包邊,插上扇柄,竹編扇子就做好啦。
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家長們也沉浸其中,和孩子一起享受這難得的親子時光??粗酒胀ǖ闹駰l在自己手中變成了一把把精美的扇子,小朋友們的臉上都寫滿了成就感。
此次竹編扇子體驗活動,不僅讓小朋友們學會了一項新技能,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傳承非遺的種子。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人了解、喜愛竹編這門古老的技藝,讓千年竹韻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