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佛山)預制菜產業大會在“世界美食之都”順德正式啟動。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各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全國各地預制菜產業鏈供應商、渠道商、經銷商代表及多位外國客商代表等300人出席活動,共話產業發展新機遇。更有2025廣東(佛山)預制菜產業博覽會與產業大會同地同期市場化舉辦,以超2萬平方米展區、超200家參展企業的陣容,勾勒出預制菜產業的蓬勃圖景。
預制菜產業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百姓餐桌”,既是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富民鏈”,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制造業發展的“新賽道”,更是服務“雙循環”、傳播“粵味道”的“開放橋”。艾媒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850億元,同比增長34.2%。在政策規范、供應鏈升級與全球化浪潮驅動下,預制菜產業正從混沌粗放的野蠻生長轉向理性協同的高質量競爭。
“星星之火”燎原
佛山預制菜實現跨越式發展
這是大會第三次落子佛山順德。自2023年啟幕以來,大會吸引超200個黨政企業代表團齊聚佛山、共謀發展,已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翹楚結成緊密伙伴。
三載迭代,動能升級。以大會為橋梁,順德、南海、三水三大省級預制菜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安井食品、袁記食品等頭部企業紛紛搶灘入駐。順德區圍繞“一心兩翼三產融合”的發展思路,深度推動“一園多區”建設,初步構建預制菜“農產品供應+精深加工+冷鏈物流+貿易銷售+品牌推廣+科技研發”的發展生態圈。
“首屆大會以‘佛山一桌好菜’誠邀天下客,點燃了產業發展的星星之火;第二屆大會精心奉上‘招牌菜’‘拿手菜’‘致富菜’三道硬菜,推動產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佛山市委常務副秘書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戰表示,借第三屆大會契機,佛山將立足產業基礎扎實、底蘊厚重的優勢,加強政策引領和服務,持續攻關核心技術,重點支持企業參與國際質量認證,突破海外高端市場準入壁壘,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項目,鍛造產業策源、合作聚能、出海領航三個預制菜產業“新高地”。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潮起珠江,佛山順德在預制菜產業風乍起時,便延續其慣有的先知先覺、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的風格,以國際博覽會為平臺、產業園為載體,集聚全球要素資源。依托“佛山制造”實力,推動“世界美食之都”的文化稟賦實現工業化躍升。同時以“媒體+”戰略構建全球文化IP,強化產業文化的引領力與支撐力,彰顯佛山順德的戰略眼光、產業實力、創新魄力與產業建設的爆發力。在新消費時代,佛山預制菜產業的崛起,讓人充滿期待。
“三駕馬車”驅動
廣東預制菜領跑產業新賽道
“三年前,預制菜還只是一個‘風口’;今天,它已成長為年產值萬億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們有幸親歷并見證這一躍升,也有責任在此基礎上竭力推動這一有意義、有價值的時代產業走高走遠。”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要以產業的擔當謀劃新時代的新食品、新技術、新生產、新鏈條、新業態,此五新必然創造新生活;要堅持“食品化+工業化”的方向,加快構建“企業+合作社+農戶”協作模式,推動原料基地規模化、標準化,讓更多“土特產”變成“金招牌”,真正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的時代征程中,預制菜產業已成為廣東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引擎,更是省委“1310”具體部署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艾媒數據顯示,2025年1-6月,廣東預制菜產業規模突破960億元,占全國的13.7%,同比增長率超過28%;預制菜企業約8000家,占全國的11.9%。當前,全省15個省級預制菜產業園已形成“多點開花、各具特色”的產業布局,佛山大盆菜、汕頭牛肉丸、湛江金鯧魚、珠海海鱸魚、梅州客家菜等地方特色預制菜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這份成績單背后,是廣東預制菜產業“三駕馬車”的強勁驅動。
一是“小產業”撬動“大經濟”,點燃縣域發展新引擎。廣東堅持“以產興縣、以鏈強鎮”,推動預制菜與縣域特色農業深度融合。當前,預制菜產業帶動上下游超1.5萬家企業協同發展。佛山順德、珠海斗門、廣州南沙等15個省級預制菜產業園建設成勢見效,有力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
二是“老手藝”融合“新科技”,跑出智造加速度。依托全國首個省級預制菜產業聯合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廣東攻克超低溫鎖鮮、風味物質保真等關鍵技術,讓“廣式燒鵝”“潮汕牛肉丸”“順德雙皮奶”等珍饈美味實現“鎖鮮如初、風味不減”。“安全、美味、便捷”的品牌標簽,正推動“廣東預制菜”從區域美食走向全國餐桌。
三是“本土味”飄向“全球桌”,打響國際開放牌。2024年,廣東預制菜全口岸出口額達317億元,覆蓋全球六大洲;“金牌年菜”出海行動中,廣府盆菜等年俗美食成為海外華人“鄉愁的滋味”、國際餐桌的“中國年禮”,真正實現“粵味出海、全球共享”。
“廣東是預制菜‘概念策源地’、全國政策‘先行者’、新興產業‘領跑者’。”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團隊赴粵實地深研后,撰寫教學案例《預制菜:萬億賽道生命線與四大困境死亡谷》,并入選第八屆中國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賽優秀獎。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助理、案例中心主任慕玲現場分享調研成果時表示,預制菜是鄉村振興的抓手、農業工業化的體現、消費變革的縮影,未來需通過標準制定、產學研協同、品牌國際化,推動產業從“量”到“質”的躍升。
“預制菜+”促躍升
中國預制菜發展再普新華章
活動現場重磅發布了《2024-2025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藍皮書》和《中國預制菜企業百強榜暨廣東特色食材名錄》。
《藍皮書》由南方農村報、艾媒咨詢聯合撰寫。《藍皮書》顯示,當前中國預制菜產業正經歷深度變革與升級迭代,從高速擴張期轉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24年,預制菜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增長37%的同時,小微企業淘汰率達21%。隨著我國預制菜市場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扶持政策的落實,到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490億元。
根據產業集中度、產業規模、消費能力、研發實力和品牌影響力,《藍皮書》還評選出2025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產區20強,廣東佛山順德位列榜首;廣州白云、佛山南海、肇慶高要也進入席位。
雙匯集團、海底撈、溫氏食品(廣東企業)、圣農發展、新希望、得利斯、金字火腿、廣州酒家(廣東企業)、味知香、國聯水產(廣東企業)等企業入選中國預制菜企業百強榜TOP10,廣東省3家企業入選,領跑全國。2025年廣東特色食材名錄中,湛江對蝦、順德鰻魚、臺山鰻魚、西牛麻竹筍、增城遲菜心、中山石岐鴿、杜阮涼瓜、韶關南雄板鴨、順德草皖、澄海獅頭鵝等特色食材入選TOP10,為預制菜產業注入“地域文化魂”。
面對千億級預制菜藍海市場,預制菜企業如何借助新營銷平臺,觸達更多消費者?會上,小紅書、本來生活等平臺分享了創新實踐。
“小紅書具有搜推聯動、商業流量協同自然、智能化提效、全維度人群、精細化數據五大核心營銷能力,助力商家實現從種草到轉化的站內閉環。”小紅書官方商業化營銷經理凝光現場介紹,通過打造“食譜場景x烹飪痛點”差異化內容,一個新銳復合調味料品牌產品上線6天就實現小紅書廣告流訂單量破萬,站內GMV超20萬,站外帶動電商平臺流量增長。以此為借鑒,預制菜企業營銷跳出“產品功能羅列”思維,有望實現從“流量曝光”到“長期復購”的全鏈路增長。
針對預制菜“便捷化、品牌化”需求,本來生活為廣州酒家、陶陶居等老字號提供定制化運營服務,推動預制菜從“產品”向“品牌”升級。本來生活戰略中心副總經理韓玲表示,“本來生活是我國生鮮食品品牌化的開創者與領導者,將以推動農產品食品化、品牌化等行動,助力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央廣網、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農村報等主流媒體、地方媒體還聯合發布了《“媒體+”助力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倡議》。預制菜作為現代食品工業與餐飲文化融合的創新產物,既是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當前,預制菜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亟需構建與之匹配的產業文化體系,以文化賦能產業,以品牌引領價值。央廣網廣東站負責人、央廣網文化傳媒(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亞勇發起倡議時表示,媒體是輿論引導與文化傳播的主陣地。“媒體+”聯盟將凝聚行業智慧,以文化傳播推動產業升級,助力預制菜從“產品輸出”邁向“品牌輸出”的新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