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尋21城體育性格”的系列觀察中,廣州以其國際賽事云集、創新接軌全球的顯著特點,展現出“國際賽事中心”的鮮明定位。圍繞這一核心體育IP定位及其對廣州的意義,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了廣州市體育局副局長賈俊峰,探討廣州如何借力十五運會契機,在場館建設升級、賽事組織運營、服務保障以及推動全民健身等方面,全方位塑造和傳播城市體育新形象。

廣州市體育局副局長賈俊峰 圖/廣州市體育局
羊城晚報:作為核心賽區之一,廣州被定位為“國際賽事中心”。請問您如何理解這個定位對廣州的意義?廣州將如何肩負起這份重任?
賈俊峰:在今年6月30日,《廣州市體育強市建設規劃(2024—2035年)》經16屆102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規劃提出,廣州要全力建設國際體育賽事中心。這對廣州高質量建設體育強市,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有重要意義。其中最直接的意義是,通過進一步豐富優質體育賽事資源的供給,廣大市民游客將能在廣州欣賞到更多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精彩賽事。例如今年廣州首開國內先河,成功舉辦世界田聯接力賽,受到了社會各界熱捧。世界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接受專訪時盛贊“廣州組委會是世界級的”。另外,廣州賽區承擔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兩場開幕式,以及十五運會40%的項目和殘特奧會35%的項目。我想這也是國家對廣州辦賽能力的充分認可與高度肯定。
為了建設國際賽事中心,廣州將把握全球體育賽事發展新趨勢,匹配廣州城市定位和空間發展戰略,系統謀劃國際重大賽事及自主品牌賽事等賽事體系和布局;構建與國際體育組織、體育機構的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推動國際性賽事資源向廣州集聚;完善市場化辦賽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加強政策扶持,推動市場主體深度參與賽事舉辦和運營,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開門辦賽新格局,讓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為廣州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體育擔當。

廣州辦賽現場 圖/羊城晚報記者 柳誠 林清石
羊城晚報:打造國際賽事中心離不開一流的硬件設施和專業的辦賽能力。廣州在體育場館建設/升級改造、賽事組織運營、服務保障等方面,為迎接十五運會做了哪些關鍵準備?有哪些亮點或創新之處?
賈俊峰:廣州著力推進“老場館煥新彩”,堅持節儉辦賽。廣州賽區30個場館全部利用現有老場館改造,采用“微改造”的方式,重點體現在無障礙、全齡友好等方面。堅持傳承創新。深挖場館歷史文化底蘊,一體推進場館內外品質提升,打造場館周邊17個精致街區,使一批位于城市中心的體育場館,如天河體育中心、越秀山體育場更好地延續城市記憶,與城市周邊環境更加融合,成為展示“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動窗口。
為了更高質量地兼顧賽時賽后利用,在場館和街區改造中,無障礙設施全覆蓋。在天河體育中心體育場,除更新改造正式的比賽跑道以外,還分別更新和新增了二層平臺的全天候環形跑道和場外的健身跑道。與此同時,擴充市民群眾的體育鍛煉和休閑空間,讓全民無界的“跑者天地”呈現在市民眼前,充分體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廣州全民健身活動現場 圖/視覺中國
羊城晚報:廣州如何借力十五運會,推動全民健身發展?有哪些具體的惠民舉措,讓市民共享“家門口的盛會”?
賈俊峰:群眾體育是競技體育的基礎,競技體育是群眾體育的延伸。以全運會為例,全運會已經不只是專業運動員的競技舞臺,更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在群體項目中追逐夢想的舞臺。十五運會在廣州開幕,必將引領廣州全民健身新熱潮。廣州也將會乘著十五運會的東風,加大力度推動全民健身發展。
為了讓市民更好地共享這場家門口的盛會,今年廣州將“增加全民健身活動場地”納入我市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計劃新建3個體育公園、500處便民健身設施,全市足球場達到1890塊,進一步滿足市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我們還將一如既往抓好公共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確保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天數和時長均達到國家要求。同時進一步提升“群體通”服務水平,不斷優化、豐富預訂體育場地、報名賽事活動等功能,擴大線上“體育運動圈”。截至2025年6月,“群體通”已上線各類體育場館數量增至1800家(其中廣州880家),發放運動優惠券49萬張,提供場地服務總時長58萬小時,惠及市民群眾198萬人次,拉動體育場館運動消費3000萬元。接下來這半年,廣州還將舉辦一系列以“喜迎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為主題的群眾體育活動,包括市長杯、體育節、戶外運動節等,既要讓“全民迎全運”的社會氛圍熱烈濃厚,更要讓廣大的市民游客喜聞樂見,參與其中。
羊城晚報:十五運會后,廣州“國際賽事中心”的定位將如何延續和發展?廣州在吸引和培育更多國際國內高水平體育賽事方面,有哪些長遠的規劃和愿景?
賈俊峰:十五運會后,深受各地跑友喜愛的世界田聯金標賽事——廣州馬拉松賽將于12月中下旬舉行。作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后第一項在廣州舉辦的大型體育賽事,今年的廣州馬拉松賽將繼續圍繞賽事品牌打造、參賽體驗升級等精耕細作。在此,我誠摯歡迎廣大體育愛好者到廣州來,看全運,跑廣馬!
接下來,廣州將進一步錨定建設國際賽事中心目標,舉辦更具影響力的國際頂尖賽事,培育更具顯示度的自主品牌賽事,發展更具競爭力的職業體育賽事,拓展更高參與度的群眾體育賽事,探索設立體育賽事扶持引導資金,進一步完善賽事體系,豐富賽事資源供給,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參賽觀賽體驗。
羊城晚報:請用一句話,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朋友發出最誠摯的邀請,歡迎大家來廣州感受十五運會的“超燃”魅力!
賈俊峰: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魅力新廣州,以體育盛會之名,邀您共赴美麗花城之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