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發展低空經濟,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湛江市政府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的發展,2024年9月,湛江市推出《湛江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并成立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
“湛江具備發展低空經濟的多重優勢,如地理位置優越、產業基礎扎實、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等,發展低空經濟大有可為!”湛江市政協常委、重慶市廣東商會執行會長、重慶市廣東湛江商會會長、重慶國際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龐華輝提出《關于發展湛江市低空經濟的建議》。他認為,“加快推動我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既是湛江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龐華輝建議,要明確發展目標,完善基礎設施,構建現代化低空飛行網絡。要加快構建“1+4+40”機場體系。湛江吳川國際機場作為粵西地區的重要航空樞紐,應加快其通用航空功能的完善,將其打造成為集商業航空與通用航空于一體的綜合性機場。同時,根據湛江地理分布和產業發展需求,規劃并建設4個通用機場,以及40個直升機起降點,形成覆蓋全市的低空飛行網絡。推動低空飛行與湛江吳川國際機場、雷州等通用機場開展聯運,打造覆蓋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城市群等三大戰略區域連通的航線網絡,構建“空中一小時交通圈”。構建智慧低空飛行服務系統。依托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智慧低空飛行服務系統,實現飛行計劃申報、空域使用審批、飛行監控、應急救援等功能的智能化、自動化。通過系統整合,提高低空飛行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要優化地面配套服務設施。在全市三甲醫院、重要交通站點、高層建筑、主要學校、4A級景區和大型工業企業等關鍵區域,規劃并建設直升機起降點,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提供及時有效的空中救援服務。同時,鼓勵新建住宅、商業樓宇等建筑在設計階段就考慮低空基礎設施的接入,為低空經濟的發展預留空間。
要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其中,包括低空經濟與海洋產業融合。充分發揮湛江海洋資源優勢,推動低空經濟與海洋漁業、海洋油氣開發、海上風電運維等海洋產業深度融合。利用低空飛行器開展海洋資源監測、海上巡邏執法、海上救援救助、海上風電設備巡檢等業務,提高海洋產業運營效率與安全保障水平。低空經濟與旅游業融合。開發多樣化的低空旅游產品,如海濱低空觀光游、海島低空探秘游、火山地貌低空體驗游等。加強低空旅游線路規劃與旅游景區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低空旅游品牌。同時,結合旅游文化節慶活動,舉辦低空飛行表演、航空體育賽事等,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提升旅游產業吸引力與競爭力。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區。依托湛江吳川國際機場及其周邊區域,規劃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區,吸引航空制造、航空服務、無人機研發等相關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園區內應配備完善的研發、生產、測試、培訓等設施,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要強化支撐體系,優化營商環境。在政策支持與資金保障方面,制定和出臺低空經濟專項扶持政策。對低空經濟企業,依照規模等條件,給予一次性落戶獎勵,以及稅收減免、資金補貼、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同時,加大對低空經濟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用于支持低空經濟項目的研發、生產、運營等階段。通過基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專業機構投資低空產業項目,推動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
要重視人才培養與引進。依托湛江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資源,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培養一批具備低空經濟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鼓勵企業開展內部培訓,提升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舉辦無人機操作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為培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提供高技能型人才支撐。制定高端人才引進計劃,吸引國內外低空經濟領域的頂尖人才來湛工作。通過提供優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
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城市低空經濟形象。通過舉辦低空經濟發展論壇、航空航天展覽、飛行體驗活動等,向國內外廣泛宣傳湛江發展低空經濟的優勢與潛力,展示低空經濟發展成果與應用場景,提升城市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要加強市場推廣與合作,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航空航天展會、旅游推介會等活動,積極拓展市場渠道。加強與國內外航空企業、旅游企業、投資機構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匯聚湛江,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