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湛江晚報下沉赤坎老街參與共建打造的公共文化新空間——大通書局揭牌,赤坎老街又添一公共文化新空間。
大通書局位于大通街22號,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兩層歷史風貌建筑,其所在的赤坎老街是湛江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人氣高漲的文創核心區。
湛江日報社黨組成員、湛江晚報總編輯肖胤表示,大通書局是湛江晚報盤活社會存量資產、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間的一次全新嘗試。在市文廣旅體局、赤坎區文旅體局、赤坎區旅投、區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多支持下,湛江晚報探索出一條政府搭臺、媒體唱戲、社會力量聯動的新路子。正式運營后的大通書局,其線下空間是一個具備閱讀、展覽、沙龍、新茶飲、非遺文創研發、媒體內容生產等功能的新型文化空間。此外,其線上部分還將輸出一系列代表湛江文化思想、文創靈感的高質量內容,真正打造出一個線上線下聯動的文化站點。
湛江晚報將通過類似的嘗試,把內容生產和讀者互動下沉到社區層面,以赤坎老街為起點,持續在我市一批代表性的街區開設文化互動節點,通過線下空間——紙上內容——線上媒體矩陣來激活湛江社會各階層的文化創作、文化創意能力,為湛江新文創貢獻一股新的、澎湃的生命力。
揭牌當天,湛江晚報聯合湛江科技學院文化傳媒學院成功了舉辦首場新書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