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北部灣農旅產業園航拍圖。
稻田上的咖啡屋、田園環抱的休閑民宿、環境舒適的陽光書吧……日前,記者走進位于遂溪縣嶺北鎮的廣東北部灣農旅產業園,一幅集農業、旅游、文化于一體的鄉村振興多彩畫卷便在眼前徐徐鋪展。
記者踏入農耕文明中心,鋤頭、八仙桌、背篼、風谷車等一件件的 “老物件” 靜靜陳列,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農耕故事。鮮活的農耕記憶與濃郁的鄉愁氣息撲面而來,這里集展示、傳承、教育、體驗于一體,以實物展品為主,自今年年初建成開放后,便吸引著絡繹不絕的參觀者。
農耕文明中心。
該中心以“米”為核心元素,借助實物與繪畫等多種形式,生動展現了從水稻栽培到餐桌的全過程。從古老稻作文明的發源地,到現代糧食生產的輝煌成就,再到農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每一步都深深鐫刻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汗水。廣東北部灣農旅產業園相關負責人林曉云介紹道:“我們期望通過這些展覽,讓大家由衷地珍惜糧食、尊重勞動,深切體會到農耕文明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與深遠意義。”
室外,一座水車模型引人注目。游客輕輕踏動水車,儲水池內的水即刻潺潺運轉,一旁稻田里的水也隨之逐漸滿溢。如今,農耕文明中心已然成為追尋農耕記憶的絕佳去處,眾多家長紛紛帶著孩子前來參觀,這里也成為大家深入了解農業生產、農村生活以及社會變遷的生動課堂。林曉云表示:“接下來,廣東北部灣農旅產業園將以此為契機,借助鄉村游的熱潮,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農耕文明中心‘打卡’留念。”
咖啡文化屋——愜意的休憩場所。
當日,記者一行乘坐觀光車緩緩穿梭于園區之內,極目遠眺,一望無際的廣袤田野盡收眼底,瓜果的馥郁芬芳彌漫飄散在清新的空氣中,翠綠欲滴的各類蔬果掛滿枝頭。
據介紹,為響應廣東省 “百千萬工程”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號召,北部灣農旅產業園匠心獨運,深度挖掘自然優勢,整合縣域資源,大力發展鄉村休閑產業。通過流轉土地,建設了3800畝現代種植基地,在實現農田改造與基礎設施升級的同時,積極發展休閑農旅、商務接待以及研學實踐等多功能業態,成功打造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并獲評廣東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單位和廣東省總工會療休養基地。
園區內功能板塊規劃合理,錯落有致。農旅研學板塊是園區的一大亮點,針對不同客戶群體打造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課程,以農業為基礎融合多學科教育,積極構建數字研學平臺,通過數字化精準導航與信息化深度賦能,為研學教育、家庭親子互動、企業團隊建設等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農旅服務體驗,已累計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
舒適的休閑區。
而在休閑功能區的打造上更是不遺余力,精心布局20余個特色區域。現代農業展示區讓游客直觀感受現代農業的魅力;候鳥棲息地增添了自然生態之美;大棚栽培展示區、陽光玫瑰葡萄園、百香果園等果園則讓游客領略不同季節的豐收盛景;氣象園、稻田公園、農耕文明中心、糖文化博物館、鹽湖科教區、二十四節氣科普區等,在休閑游玩中傳播知識與文化;咖啡文化屋提供愜意的休憩場所;足球場、籃球場、游泳池等體育設施滿足運動愛好者的需求。同時,配備完善的吃住行配套設施,餐廳、會議室、教室、報告廳以及大型展廳,基礎設施與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農旅體系已初具規模并日益精細化。
在產業發展方面,帶動遂溪縣休閑旅游產業從單一種植加工向多元化綜合型轉變,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升級,成為嶺北鎮一道亮麗風景線,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還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創新經營模式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一直以來,該園區深度融合本土優勢,打造美景與療愈一體的體驗,精心設計大健康運動板塊,如瑜伽、徒步、騎行等活動助力釋放壓力、增進合作。更重要的是以文化為魂,吸引青年才俊回鄉創業,反哺鄉村,構建集吃、住、游、購于一體的多業態農旅田園綜合體,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區域生產結構調整與生產方式優化升級,為農業增產增收、聯農帶農富農、鄉村振興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