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雷州北和鎮69歲楊伯(化名)勞作時不慎被馬蜂蜇傷,送到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救治。
9月19日,遂溪江洪鎮80歲梁老伯(化名)在室外勞作時不慎被馬蜂蜇傷,渾身紅腫,并很快出現頭暈、多汗、胸悶憋氣、腹痛等癥狀;鎮醫院應急處置后,送到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做進一步救治……
今年9月,湛江中心人民醫院院9月就收治了多例因馬蜂蜇傷送來救治的患者。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生蘇耿提醒,眼下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正是戶外活動的好時節,卻也是馬蜂的繁殖期,馬蜂對外界的驚擾變得異常敏感,對人的攻擊性也變強,戶外活動一定小心別“招惹”它們。
不僅僅是馬蜂,戶外活動的時候,對于蛇蟻蚊蟲等的叮咬都要小心預防。蘇耿同時也就被馬蜂蜇傷、遭到蛇咬、被紅螞蟻叮咬等意外情況的應急處理,給出了指導建議。
夏秋兩季是馬蜂的活躍期
不幸被蟄傷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俗話說“三只馬蜂頂只虎”,蘇耿介紹,雌馬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螫針中貯存著毒液,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
每年夏秋兩季是馬蜂的活躍時期,特別是每年9~11月是馬蜂的繁殖期,馬蜂對外界的驚擾變得異常敏感,所以對人的攻擊性也變強。另外,馬蜂對鮮艷的顏色、人的汗味、酒味,帶有甜味、香味或者特殊氣味的物品及其敏感。
毒蜂雖然是體積很小的昆蟲,一次被蜇傷進入體內的毒量有限,不會使人致死,但蜂毒還可引起人體過敏反應,甚至是過敏性休克。臨床上毒蜂蜇傷發生過敏性休克與蜂毒注入量常無絕對關系,在機體敏感性增高的情況下,即使僅一處蜇傷也可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
蘇耿提醒,市民游客外出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惹”上馬蜂。如果不幸“中招”,也不要恐慌,要及時到醫院治療。假如被大量馬蜂蟄后,如果在1小時內不能得到有效治療的話,死亡率高達66%,而96%的罹難者扛不過5小時。
被馬蜂蜇傷,應這樣處理
蘇耿醫生提醒,在戶外假如被馬蜂蜇傷后,首先要使患者休息,保持鎮靜并對傷口局部進行處理:
1、仔細檢查蜇傷處皮膚有無蜇斷的毒刺或毒囊。如有斷刺應挑出后再用撥火罐或吸奶器吸出毒液。因毒囊離蜂體后,仍繼續收縮數秒鐘,擠出毒液,故切勿用手拍打擠壓,以免更多的毒液擠入皮內引起嚴重反應。
2、如為黃蜂蜇傷其毒液為堿性,可用食醋沖洗傷口中,周圍用藥調敷;如是蜜蜂蜇傷其毒液為酸性應,用堿性液清洗傷口,如可用5%~10%碳酸氫鈉、3%氨水或肥皂水沖洗傷口。局部紅腫疼痛明顯可用0.25%~0.5%普魯卡因加地塞米松局封。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被毒蜂蜇傷后,直接拔出蜇刺是錯誤的,應用消毒針頭或者其他尖銳物品挑出毒刺,如果用鑷子或鉗子夾住毒刺,有可能把毒刺內的殘留毒液再次注入人體內,加重過敏反應。
紅火蟻帶劇毒,攻擊性極強
4招應對紅火蟻咬傷:清洗、冰敷、不抓、就醫
山林間、草地上、公園里、田坎邊……時不時地就會冒出一個個紅色小土堆。蘇耿醫生提醒,見到這樣的土堆千萬別碰;因為這樣的小土堆下,可能是攻擊性極強,帶劇毒、能致命的紅火蟻。
紅火蟻是全球公認的100種最具破壞力的入侵生物之一。紅火蟻可以吃掉作物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給農作物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通過競爭、捕食,減少無脊椎動物及脊椎動物數量,破壞生物多樣性。人體被紅火蟻螯針刺后有灼傷般疼痛感,可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膿包,敏感體質人群出現局部或全身過敏,甚至休克、死亡。
發現紅火蟻怎么做?
蘇耿提醒,在發現紅火蟻的地區進行戶外活動,最好穿長袖衣褲、雨靴和手套,防止被咬傷。
1、發現紅火蟻后,不要觸動、踩踏蟻巢,更不要用手去觸摸、捉捕紅火蟻;
2、如居住區域屋外有草皮,要注意防范紅火蟻入侵,在屋內長期使用滅蟻餌劑誘殺,每幾個月更換一次;
3、在庭院或其它戶外區域可使用含有有效成分的殺蟲噴霧劑,沿墻腳或紅火蟻行走的路線噴灑,在門框或窗框定期噴灑一條防護帶,讓其進不去室內。
被紅火蟻咬傷怎么辦?
蘇耿介紹,如果不慎被紅火蟻咬傷,一定要記住“清洗、冰敷、不抓、就醫”四個要點:
1、清洗:用肥皂和水清洗患處。
2、冰敷:冰敷或冷敷。
3、不抓:被叮咬后一定不要撓破水泡,避免細菌感染。
4、就醫:若出現過敏反應,例如臉部燥紅、蕁麻疹、臉部和喉嚨腫脹、說話模糊、胸痛、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癥狀,或出現其它特殊生理反應時,應立即到醫院就醫。
雨前、雨后、洪水過后要特別注意防蛇
被毒蛇咬傷需立即進行排毒
“市民野外出行,尤其是在雨前、雨后、洪水過后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蘇耿副主任醫生介紹,湛江地區天氣濕熱,蛇類經常出沒,被蛇咬多發于在田地里干農活或是夜里走路時,而湛江地區咬人的毒蛇里最常見的就是竹葉青。
戶外防治蛇咬,可以這樣做
蘇耿提醒,戶外蛇類出沒頻繁,市民在草叢、樹林等戶外活動時應盡量穿著長衣長褲,戴叢林帽,穿高幫靴子,涂抹帶刺激性氣味的風油精等,走路時應盡量發出響聲,并用登山杖或者木棍敲擊沿途的樹木草叢;夜行時,應持手電筒照明。如被蛇咬傷,要盡量記住蛇的基本特征,如蛇形、蛇頭、蛇體、顏色和花紋,以幫助醫生使用有針對性的抗蛇毒血清。
假如不小心被蛇咬到,也千萬不要驚慌,更不要奔跑找人治療,“這是很危險的舉動,因為跑得越快血液循環越快,這樣會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擴散,也錯過了排毒的機會。”蘇耿介紹,這時候需要冷靜,先簡單處理一下局部傷口,“用小繩子,就像鞋帶那種軟軟的,扎一下手或者腳,隨后盡快地送到醫院。
被蛇咬了,可以這樣處理
蛇咬傷分為無毒蛇咬傷和毒蛇咬傷。蘇耿介紹,被無毒蛇咬傷,只需要用清水清洗一下即可,但對于傷口拉傷比較大的患者,則需要用碘酒消毒,并且注射破傷風疫苗。
如果被毒蛇咬傷,則需立即進行排毒處理——傷者立即坐下或臥下,用繩子綁扎傷口的近心端,如果手指被咬傷可綁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傷可綁扎肘關節上;腳趾被咬傷可綁扎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傷可綁扎膝關節下;大腿被咬傷可綁扎大腿根部。
毒蛇咬傷以后,綁扎的目的僅在于阻斷毒液經靜脈和淋巴回流入心,故綁扎無需過緊,它的松緊度掌握在能夠使被綁扎的下部肢體動脈搏動稍微減弱為宜。綁扎后每隔30分鐘左右松解—次,每次1~2分鐘,以免影響血液循環造成組織壞死。
綁扎好即用水清洗傷口,最好是1:5000高猛酸鉀溶液,沖洗傷口和傷口周圍的皮膚,如果傷口內有毒牙殘留,也需要立即取出。做好排毒工作以后,傷員要盡快用擔架、車輛送往醫院治療。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