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由湛江日報社和湛江燕塘乳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湛江日報·燕塘牛奶 新鮮之旅”第二場活動,工作人員帶領小記者及家長朋友們走進燕塘牛奶。(8月28日《湛江日報》)
今年暑假,“研學游”延續往年火爆。但也有家長認為,旅游機構等辦的“研學游”多著重在“游”,而忽略了“研”與“學”。對比來看,近日湛江日報社和湛江燕塘乳業有限公司舉辦的研學活動,就讓筆者感到眼前一亮——區別于傳統的自然科普類和文化體驗類的研學產品,“湛江日報·燕塘牛奶 新鮮之旅”活動可以看作是一場“企業研學”,孩子們走進湛江燕塘的奶源基地、牛奶工廠生產車間、冷鏈車隊,參觀研發、生產、包裝到運輸等全流程,進行了一次有意思更有意義的研學。
對孩子們而言,相比起傳統的自然科普類和文化體驗類研學,進企業研學無疑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在這過程中,能接觸到不同的工作環境和生產流程,了解社會的多樣性,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比如這次參觀湛江燕塘,能看到牛奶從原材料到成品的轉變過程,不但增長了見識,也體會到平日里一盒不起眼的牛奶來之不易。到不同的企業研學,更會讓孩子們認識到不同行業的存在和特點,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而且,企業研學的過程,也是一個將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科學等知識與企業中的實際應用相結合的過程。在企業里,孩子們可以通過觀察生產流程、員工工作等,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同時,引導他們思考流程運作的原理和背后的邏輯,鍛煉思維能力。比如在參觀湛江燕塘的智能化生產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從“僅需10多分鐘的工夫,新鮮營養的生牛乳便順著封閉的管道流向冷藏罐,經超級冷卻系統瞬間降溫保鮮冷藏”里學習到冷藏、滅菌等知識。又比如在參觀汽車制造企業時,可以了解到車輪的圓形與數學中的圓的知識相關,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涉及科學中的能量轉化等。
企業研學不僅適用于小學生,更應在中學生之間開展。因為企業研學的最大特點,是可以讓參觀者初步了解不同行業、不同職業類型,為自己的學習和未來職業規劃提供方向。比如到湛江燕塘研學,小學生更關注的可能是擠牛奶的有趣,但中學生可能就會在接觸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過程中,激發對新興領域的興趣和探索欲望。通過研學活動,學校甚至可以與企業建立更緊密的聯系,鋪開多元合作。
繼續深入挖掘“企業研學”新模式,相關各方要相向而行、加強溝通。比如在設計研學路線時,引入崗位體驗、優秀員工講解等多種方式,增加動手實踐、親身體驗環節,讓學生獲得更直觀真切的職業體驗。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