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地開‘產業花’、運動健兒從水泥地跑到綠茵場、文化廣場歌聲揚、重點村舊貌換新顏、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園區建設如火如荼,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這是廣州派駐湛江幫扶干部駐村故事中記錄的一句話,也是廣州、湛江三年幫扶協作成效的真實寫照。
三年來,廣州對口幫扶協作湛江指揮部充分發揮對口幫扶協作制度優勢,聚焦“百千萬工程”目標任務,以“組團式”統籌資源,以“嵌入式”整合人才,以“項目式”規范運作,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30.56億元,實施幫扶項目3223項,引導636家企業在湛投資,推動廣湛對口幫扶事業結出累累碩果。
幫扶協助關系不斷升級
2021年7月,廣州與湛江結成省內鄉村振興幫扶關系,廣州對湛江開始駐鎮幫鎮扶村工作。
2023年6月,兩市又結成省內對口幫扶協作關系,繼續推進“百千萬工程”、產業幫扶、民生幫扶等,并增加了產業轉移與發展,廣州市—湛江市產業轉移合作園(以下簡稱“廣湛園”)、做強縣域經濟等職能。兩市聯合印發《廣州湛江對口幫扶黨政聯席會議及工作協調機制》《廣州市與湛江市對口幫扶協作工作總體方案(2023—2025年)》,兩市形成了全面對口幫扶協作關系。
與此同時,幫扶隊伍逐步壯大,幫扶力度日益加強,兩市交流更加密切。廣州選派158名干部組建成立廣州對口幫扶協作湛江指揮部以及9個縣(市、區)工作組、24個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設立50個重點村第一書記。2021年以來,廣州、湛江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實現互訪4987人次,除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30.56億元外,還額外籌集幫扶資金1.74億元,引導636家企業到湛江投資落地,組織廣州173名支教老師、29名支援醫生到湛。
廣湛園跑出發展“加速度”
產業園區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有效載體。2023年12月,在廣州、湛江兩市統籌領導下,廣州—湛江產業轉移合作園掛牌成立,實行廣湛指揮部和管委會一體化辦公,扎實抓好園區規劃建設、開發運營、招商引資等工作。
積極推動園區規劃編修、加快“智慧園區”地理信息平臺建設、啟動防洪排澇及道路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標準廠房建設速度……除了一系列“打基礎”“強硬件”的措施,園區還堅持提升“軟實力”,著力打造便利高效園區。
“我們招商服務打法有兩招。一招是整體招商上推行組合服務‘七件套’,包括屬地招商、拿地即開工、項目管家代辦、企業項目落戶方案定制、融資及廠房租賃、‘廣湛園20條’獎勵政策、5.01億元產業母基金等。第二招是個體招商上實施‘五部曲’,分別是線上推介、線下商談、落地方案、入園準備和簽署入園。”廣湛園管委會主任林方明說。
“廣”字牌增強了企業投資信心,一批優質項目迅速落地安家。在短短半年時間里,廣湛園起步即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目前園區入駐了西卡德高、東島新能源、宏旺半導體、南國藥業等86家企業,26家已經投產;今年上半年新增招商導入產業項目20個,大部分屬于科技型項目,意愿總投資74.97億元;實現新投產工業項目5個,年產值1.6億元;新開工項目16個,總投資26.7億元、年度投資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7%,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等主要指標保持20%以上的增速。
廣湛園跑出了發展“加速度”,為我市產業園區建設發展樹立了典型樣板。在廣湛園的引領帶動下,廣州市越秀、荔灣、白云、南沙4個對口幫扶協作區與湛江9個縣(市、區)合作共建產業園穩步推進。2024年,4區又安排4.5億元,支持湛江9個縣(市、區)推動產業轉移。
今年6月24日,位于廣州黃埔區的廣湛園“反向飛地”——1號智造谷·廣湛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空間正式揭牌。各縣(市、區)在廣州對口幫扶協作區設立的“反向飛地”也陸續運營,提供科技項目對接、孵化落地、人才服務、專利保護等綜合服務。未來,將實現“研發在廣州、制造在湛江”的高質量發展“雙贏”新模式。
“同心”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同心文化長廊、同心運動場、同心長者飯堂、鄉村“四小園”、鄉村小學農業實踐基地、荔枝種苗示范基地、青少年及婦兒同心成長空間、稻魚種養示范基地……走進坡頭區龍頭鎮莫村,一個個嶄新的民生項目讓人眼前一亮,一幅村美人和民富的鄉村振興示范村畫卷展開。
2022年,在廣東省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莫村開啟了打造“漁稻好時光”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的新篇章。村民“愿望清單”中的項目一個一個變成了現實。
三年來,廣州對湛江實施精準幫扶,四個對口協作區圍繞民生事業發展積極開展醫療衛生協作、教育協作等交流合作,推進民生領域項目建設。其中,2023年市級幫扶資金有4000萬元、縣級幫扶資金有3829萬元用于民生類幫扶;2024年市級幫扶資金有4000萬元、縣級幫扶資金有5060萬元計劃用于民生類幫扶。2023—2024年累計幫扶民生項目135個。以“同心”為名的民生項目在紅土大地遍地開花。
整整三年時間里,24個工作隊的幫扶干部奮戰在鄉鎮一線,走遍雷州半島,俯身貼地為當地發展出謀劃策。白天,他們走村入戶,與村民談家長里短,到田間地頭、養殖基地開展田野調查;夜里,梳理走訪調研情況,編寫工作筆記。他們與廣大湛江干部群眾一起參與、見證了湛江市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道路上的點滴變化。
“時光如梭,三年的駐村期屆滿,心中非常不舍。我喜歡的湛江牛腩粉、沙蟲粥、莫村齋魚、走地雞、官渡生蠔、菠蘿蜜等地道美食;曾經幫助、關心支持我的鄉村父老和干部;還有那一道道美麗的鄉村風景,都將成為我人生中最美好、最珍貴的記憶。祝愿這一份廣湛情誼,生根發芽,長出多彩之花。”來自團廣州市委、擔任莫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的駐村干部鄭先統在筆記中這樣寫道。
三年期滿,7月30日,所有工作隊已圓滿完成交接任務,第二輪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正式全面鋪開。廣湛同心的故事未完待續……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