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床,在自家院子里,用米谷喂喂雞,給瓜菜澆澆水,然后坐在果樹下,煮杯香茶,近觀綠色遠看云……這是廉江市安鋪鎮退休老人毛雷的愜意生活。
毛雷一直致力為家鄉探索新農業模式,退休后便在自家小庭院開辟出新菜園。他從江海交匯處挖來肥沃的沉積泥,在圍起的小菜園里種上了優質魔芋,又在高大魔芋株下種沙姜,還在土層里養蚯蚓。庭院內靠墻的一邊,他圈養起了家雞,再取雞糞肥土,可以壯菜養蚯蚓,而蚯蚓又在地下松土……這樣,在這庭院內的一方小天地里,便構建成了循環生態種養業——雞肥菜碩,自給自足,怡情養志,勞作中鍛煉了身體,還補給了家用,真是一舉多得。
綠色的庭院里,一杯清茶話桑麻。記者近日來到了毛雷老人的小庭院,看到加起來不過七八平方米的小菜地上,生機勃勃一片。老人告訴記者,他種出的魔芋一根達10斤以上,甚至可以達到藥用要求,他所種的魔芋供貨當地的藥材鋪,產值就可有三、四千元;院子里一年產沙姜約30斤,也以10元1斤售出。還有菜園里養殖的蚯蚓,一年產量有幾十斤,這些垂釣者最愛好的魚餌,一斤五六十元他的菜地里可以長年供貨,每年也可以有幾千元收益;另外,還有一些時令的有機無公害瓜菜等……
“最關鍵的是,小菜園美化了庭院,能讓家人吃上生態優質食品,我也活了出健康和滋味。”老人樂呵呵地說,這一方小天地里一年養幾十只家雞,種出來的時令瓜菜,全部供家人和親戚食用,一年下來也能省下不少菜錢;再加上自己的退休工資,“生活十分悠閑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