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夏天,太陽很猛,但黃方志仍然像往常一樣,上午會準時出現在廉江市營仔鎮大山村臨海的一大片圍田上,看到田里已經抽穗揚花的水稻,蔬菜種植基地瓜棚上垂下鮮嫩的苦瓜、青瓜,滿滿一片豐收景象,黃方志的信心倍增,黝黑的臉上寫滿了笑意。
黃方志是營仔鎮大山村人,原來在外地打拼,從2010年開始,他與妻子余石榮一起回到家鄉營仔鎮大山村承包土地種植水稻以及其他經濟作物。他們從承包30多畝土地起家,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打拼,目前夫妻倆已流轉承包土地592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苦瓜、青瓜、豆角等多種作物,并購置了插秧機、收割機、中拖、無人噴藥機等現代化農業生產機器,實現機械化耕作。
結束在農田的巡視工作后,記者跟隨黃方志走進合作社的烘干機生產用房。據介紹,這套大型烘干設備,日可以烘干稻谷60噸,還配套建有1200平方米庫房,解決了谷物烘干問題。他與16戶志同道合的村民一起,成立了種養專業合作社,共流轉承包土地2000多畝,進行綜合經營,平時需要雇請農民工40多名;在農忙時節,要雇用100多名農民工來幫忙。合作社的水稻種植基地已經被列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項目建設,村里為他們修建了硬底化機耕路,配備了相關設施,該合作社被評為廉江市農民合作社“縣級示范社”,余石榮被群眾推選為廉江市人大代表。
黃方志說,現在從事農業生產,雖然已推行機械化,但還是很辛苦,日曬雨淋是常事,天天忙碌在田間。因為營仔鎮離城市和圩鎮都比較遠,常常是半夜要起來摘菜、割菜,還要把菜送到圩鎮里……但只要不偷懶,還是有奔頭的。
談到未來的打算,黃方志及其妻子都說,他們以種植糧食為主,但他們也正朝著品牌方向發展,把他們生產出來的糧食、玉米、蔬菜等進行深加工,把全部農產品貼上自己的品牌標簽,進行品牌經營,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同時做到農旅融合,結合圍田風光、海邊風光,發展觀光農業,讓農民看到耕田種地更加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