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小小的歷史文物被保管、陳列在展廳內。
“吳城之勢,濱海臨川,前對占山,平蕪萬頃,文峰帳后,碧浪千疊。”
吳川市吳陽鎮是粵西地區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有1300多年的縣治史;其東瀕南海,西臨鑒江,被列入“肇雷古驛道線路”的古水道繞鎮而過,江海之間夾著漫長的文化帶。吳陽鎮的諸多景物串聯起來的“銀灘耀彩·古鎮新姿”旅游線路,入選廣東省美麗鄉村精品線路之一。
余國強給參觀者講解。
吳陽自古人才濟濟,文物古跡眾多,歷史底蘊深厚。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吳陽鎮公共服務中心的吳陽鎮文化歷史展廳,感受歷史在吳陽留下的印記。
墻上貼著對應石碑文字摘抄。
“這里的一磚一瓦、片陶片瓷,是我收回來的。”吳陽鎮公共服務中心負責人余國強到崗位工作之后,便致力于收集散落在吳陽鎮及其周邊具有歷史意義的各類文物,并布置了吳陽鎮文化歷史展廳,將收集到的大大小小歷史文物,保管、陳列在展廳里。
大展廳存放著各個時代的大型記事石碑。
展廳隸屬于吳陽鎮公共服務中心,主要分為兩個展區:一個是面積近30平方米的小展廳,陳列一些小的文物,如陶器、瓷器、古磚等;另外一個是300多平方米的大展廳,主要存放著各個時代的大型記事石碑。
展廳陳列了各個朝代的瓷器。
這里不僅有隋、唐之前粵西地區俚僚族人的生活用品——水紋陶器,由陶向瓷過渡的唐代器物——餅足陶瓷和假圈足陶瓷,花紋表面有一層朦朧浮層的明朝青花瓷,還有明、清時期不同規制的古磚,明、清代記事碑,各式勞動器具……余國強時常與附近的學校聯系,組織學生來分批參觀,引導讓青少年自覺做歷史文化的保護者與傳承者。
“我是吳陽當地人,在此生活了幾十年。同時我是一個文化愛好者、攝影愛好者,對于身邊事物的變化本來就比較敏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那些特有的歷史文化符號慢慢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余國強表示,他在做文物收集工作時最深的感觸是——關于文物收集、保護這一塊,“因為時間痕跡的深淺,并不是物質豐盈與否而能改變的。”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并借此提高大眾保護文物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