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一中語文科科組長孫勝韜:
寫作空間廣注重表現中國特色
????孫勝韜老師認為,今年全國一卷的作文題質量非常好。好就好在,題型不偏、難、怪,立意不狹窄、不局促。所選12個詞,既有國家重大決策,也有社會生活場景;既有滿滿的正能量傳遞,也有對社會問題的正視。充分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目標——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也最有效地把要求學生關注自我、關注人生、關注現實、關注未來的目標落到了實處。本試題還為不同層次的考生提供了廣泛的寫作空間,使得人人有話可說,人人能說出不同的話。
????然而,考生想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也并非易事。孫勝韜老師分析,如果考生平時對社會時事關心不夠,或者缺少深入的思考,那么筆下的作文很可能流于泛泛。若想寫出高質量的作文,首先在思維上要體現辯證性。既要指出中國元素、中國特色和正能量,又要分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好還能提出解決的問題的獨特方法。如寫“廣場舞”,既要寫到社會的和諧安康和人民的幸福安逸,也要寫到廣場舞帶來的一些弊端等,這樣才能全面而又客觀地向外國青年介紹中國。其次是行文上要有嚴密的邏輯。雖然題目說可任意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但選什么可要動一番腦筋,而先寫哪一個關鍵詞,后寫哪一個關鍵詞,一定要思考清楚,具體寫作時一定要有嚴密的邏輯性。如考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況選擇了“廣場舞”“中華美食”“高鐵”,就不可能隨意排列。“廣場舞”表現的是人民的幸福感,“中華美食”體現的中國文化與特色,而“高鐵”則是中國科技的進步人民生活的便捷。因而把“高鐵”放在第一位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反之可能邏輯就有些不妥。第三就是盡量扣住試題要求里的“讀懂中國”。讀懂的不是“廣場舞”“中華美食”“高鐵”等,而是“中國”,這就要求考生以“廣場舞”“中華美食”“高鐵”等為載體,表現出中國內涵、中國特色。
????孫勝韜老師指出,“三板塊”式作文一定不會得高分。即一個關鍵詞一個板塊,整篇作文由一個開頭段、一個結尾段和中間主體“三板塊”構成。因為這樣的作文沒有符合題目上的所選關鍵詞要“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這一要求。退一步講,“三板塊”式作文也極其呆板和幼稚,即使沒上面這一要求,也很難得到高分。
????“這次試題回歸了作文的本質,抒真情,講真話,看真問題,考生對所述事情既可贊,也可彈,充分發揮了教育學生客觀認識世界的導向功能。不僅如此,本試題一改以往寫作文體單一的缺陷,可寫記敘文、議論文或書信體等。因此,本試題是近年來最難得的高質量試題,理應為之點贊。”孫勝韜老師說。
????湛江一中考生小陳認為,今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很好寫,貼近時事和生活,對那些關鍵詞都比較熟悉,沒讓考生看題后產生那種“大吃一驚”“不知所措”的不妙感覺。“考后交流,發現周圍同學雖然寫的角度并不相同,但普遍觀點都覺得這道作文題出的很好,挺有現實意義的!”
????湛江市二中語文特級教師劉軍:
下筆容易“寫出彩”不易考驗考生的思辨能力
????“今年高考的作文題很容易下筆。因為這12個‘中國關鍵詞’,對于廣大高中生來說并不陌生,都是來源于時事熱點和日常生活。”湛江市二中語文特級教師劉軍 認為,比如“長城”“京劇”“大熊貓”等都是耳熟能詳的東西,“一帶一路”“高鐵”“食品安全”“空氣污染”等都是反復強調的時事熱點,“移動支付”“廣場舞”等更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出題引導廣大考生關注世界交流、國家發展和社會現實。“面對這種作文題,考生們都有得寫,多角度可選擇范圍廣,也不容易偏題。特別是對于文科考生來說,寫起來相對更輕松。”
????但同時,劉軍也表示,把今年的作文“寫出彩”卻不是每個人都容易做到的,因為這很考驗考生的思辨能力。一些高水平學生可能“如魚得水”,在文章中體現出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深度,這正達到了選拔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