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綠色天際線?森林城市地標建筑國際競賽評審會在上海世博園中華藝術宮舉行,建筑界的7位大咖齊聚上海,就地標、綠色建筑、建筑與文化等話題進行主題演講。
565組選手報名
初選作品優秀令“大咖”糾結
據了解,今年8月13日,碧桂園森林城市向全球建筑界發出了地標設計大賽的邀請,通過線上線下征集,共有565組選手報名,經過篩選后共有60部作品參加此次評審,其中包括學生組作品15部,專家組作品45部,參賽作品普遍優秀,一度令評委們十分糾結。
本次評審的評委團隊陣容強大,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之父何鏡堂、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上海東方明珠塔設計師江歡成、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北京奧林匹克塔設計師崔愷、世界建筑師協會(UIA)建筑與可再生能源第四區工作計劃署署長Qazi Muhammad Arif、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之父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設計師嚴迅奇、東京冰山商業大樓設計師華杰明(Benjamin Warner)、臺灣金寶山設計師羅勃特(Roberto Bannura),以及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總設計師黃宇奘。
經過四輪評審,八位世界建筑大師對每組作品細致地審核,并展開激烈討論。評審過程中,評審團認為應鼓勵學生創新,現場決定為學生組開放更多入圍名額。

建筑界“大咖”高峰論劍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朱劍敏代表碧桂園集團致辭說,在全球化加劇的今天,文化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的靈魂,包括森林城市、科技小鎮等在內的碧桂園式建筑設計,將追求一種綠色、生態的文明價值,一種智慧科技的精神氣質,一種創新和傳承的文化特征、一種國際產能合作聚變的時代符號。這一切都承載著人們真正的生活需求和情感,也踐行著碧桂園對人好、對社會好的企業使命。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總設計師黃宇奘表示:“未來我們將在森林城市更多探索,將森林城市打造成為未來城市榜樣。本次競賽旨在向全球征集優秀建筑與城市設計方案創意,尋求世界級優秀設計合作團隊,全球共同參與,倡導先進的人居生態理念。”
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之父何鏡堂在介紹評審規則時表示:“本次競賽的作品設計要求是獨一無二的地標性生態綜合體,‘標志、生態、整合、經濟’。希望作品構思新穎,具有創新性、前瞻性,力求提出創新型的規劃方案,展現建筑文化的內涵,同時注重作品的經濟性與技術性。”
江歡成說道,“在知道碧桂園要做森林城市以后,激發了我很大的熱情,因為它和我對‘天空之城’的構想很相似。”江歡成猜想,有沒有可能把這些路抬起來,變成垂直道路,這個想法有兩個核心:垂直設施市政化、高層建筑多層化。
各位評審從綠色建筑、人性化、城市建設等角度對森林城市提出了發展建議。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總設計師黃宇奘總結,這次評審活動不僅收獲了來自全球的創意,與建筑大師對話中,還獲得了很多森林城市未來發展的啟示。

溫馨提示:
如果您對碧桂園森林城市這個項目感興趣的話,請點擊屏幕下方“閱讀原文”,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手機號碼,即有專人和您聯系。
留意“湛江新聞網”微信公眾號,可了解更多活動詳情。
咨詢電話:15900135890.
報名掃描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