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豬肉生蟲”的傳聞,從異地傳入雷州,造成當地大量豬肉滯銷,嚴重影響了群眾正常生活。連日來,該市邀請廣東海洋大學有關專家教授深入農村市場,現場為群眾解說“豬肉生蟲”真相,消除謠言。
據了解,“豬肉生蟲”傳聞傳入雷州市后,在該市英利、覃斗、烏石、龍門、唐家、紀家等鎮迅速蔓延,引起群眾普遍恐慌,造成各地生豬銷售量大幅度減少,肉販經營艱難,給群眾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英利、龍門等毗鄰207國道人口大鎮,平時生豬日銷售量在60多頭,至今,日銷售量僅10多頭;紀家鎮的生豬日銷售量甚至只有5至6頭。
受其影響,該市不少群眾談肉“色變”,放棄吃豬肉。雷州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迅速組織畜牧、工商、衛生、藥監等相關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深入市場開展巡查工作,向群眾揭穿謠言,還原真相。
20日,記者隨廣東海洋大學獸醫系、從事寄生蟲研究工作30多年的教授李明偉和該市衛生執法人員,深入該市農村市場進行巡查辟謠。在英利市場,幾位肉販經營戶人人手中拿著幾條形似肉蟲狀物,展示給大家看,訴說豬肉滯銷都是這些“怪物”惹的禍。
李教授表示,這些“怪物”其實,都是屬于豬的神經血管、筋膜、韌帶等正常“部件”。
聯合調查組相關人員說,該市正常渠道上市的豬肉都會經過層層衛生防疫檢查,不會出現有問題的豬肉,市民可大膽放心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