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坐落在霞山區菉塘村的林氏宗祠正在裝修升級,記者到訪時,工人們正忙著把一桶桶紅色的油漆刷在大圓柱上,熾熱的紅把人們思緒拉回了到那段永不能忘懷的時光……
????“菉塘村的底色是紅色的!”一位管理人員從雜亂的裝修材料中走出來,目光灼灼,神情激動。他告訴記者,這里曾活躍著無數英勇的革命先輩,腳下的這片土地是中共廣州灣支部、世基小學以及菉塘交通站的遺址,目前這里已成為湛江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浩繁,不能盡書,本文試圖以菉塘交通站為切入點,與讀者重溫崢嶸歲月,傳承先輩英勇奮斗的革命精神。
????菉塘交通站從1939年建立到1949年12月湛江市解放,歷時十年。十年來,廣大交通員在工作條件十分困難、斗爭環境非常險惡的情況下,擔負著地下交通任務,他們無所畏懼、吃苦耐勞,及時、準確地傳遞著黨的密件,使黨中央、南方局、華南分局、省委的密件及指示,能安全傳遞到海南和南路,保證了黨在各個時期對海南和南路革命斗爭的領導,同時掩護物資,接送了數以百計過往的革命同志,轉運了大批軍用物資。
????發揮中央與海南聯系“橋頭堡”作用
????抗日戰爭開始后,遠離中央、孤懸敵后的瓊崖特委與黨中央、省委的聯系經常被日寇切斷,黨中央和省委為了與瓊崖特委保持溝通,常常派人到海南傳達指示。這些機要人員來往都要經過廣州灣(湛江市)逗留或稍停后再走,接送隱蔽他們的任務,則由海南辦事處通過菉塘等交通站來完成,菉塘交通站由此而起到打通海南同黨中央、省委聯系的“橋頭堡”作用。
????1941年6月的一天,瓊崖特委因失去電臺,中斷了同香港、重慶、延安等地的聯系。同年冬,瓊崖特委派宣傳部長陳健到廣州灣通過南路特委同黨中央、省委溝通聯系。南路特委書記周楠把他隱蔽在赤坎晨光學校,專派特委干部楊克毅同他聯系并解決他的日常生活所需,直到1943年冬,海南與中央恢復聯系。此后,陳健一直留在廣州灣保持同中央、省委聯系直至抗戰勝利。此間,他利用菉塘交通站同上級派往海南傳遞指示的領導干部和交通員接頭,并安排他們逗留在廣州灣期間的有關事情,使這些同志能安全到達海南。陳健憶起這段經歷時深情地感慨:“菉塘交通站是打通中央同海南聯系的‘橋頭堡’。”
????隱蔽護送過往干部數以百計
????“在革命戰爭年代,經菉塘交通站來往于香港、廣州、桂林、上海、重慶、海南等地的革命同志數以百計。”管理人員介紹道,其間不乏很多重要人物。
????1949年7月,海南黎族人民領袖王國興及其秘書馮子平從海南去香港轉北平出席會議,當時華南分局指示,王國興所到之處一定保證安全。他倆從海南到北海后,粵桂邊縱司令員梁廣派六名交通員武裝護送到菉塘。當天,湛江市工委書記黎江接送王國興到菉塘交通站隱蔽。黎江一面嚴密布置好警衛工作,一面派人通過瓊崖同鄉會為王國興辦理了化名為“馮風吉”的《湛江瓊崖同鄉會會員證》和《湛江市防役委員會出境證》等證件,為了安全,當天晚上,馮子平轉移到當時準備起義的國民黨六十二軍警衛營里充當一位軍官的表弟過夜。第二天,他們由交通員分別送到碼頭。途中敵人戒備森嚴,于是市工委和我黨特工人員趙世堯通過國民黨六十二軍警衛營邱德明、沈以瑜的協助,把他們護送到碼頭,乘坐湛江——香港的輪船安全抵達香港。
????在接送這些過往干部的過程中,交通員所遇到的情況是復雜的,工作條件是十分艱苦的、危險的,但是交通員憑著機智靈活和高度的革命警惕性,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出色完成了任務。
????1948年冬,交通員黃庚從香港護送一位中共香港分局的同志到湛江,掌燈時分,他們到了西營林梅住宅聯絡點。交通員林梅考慮到敵人近日行動異常,且樓上又是湛江市偽警察局長的住所,不宜留他們過夜,于是連夜把他們送到菉塘。果然不出所料,當晚深夜,國民黨憲兵突然到林梅住宅查戶口。
????1949年9月初,楊應彬(粵桂邊縱參謀長)和徐華淑接到南方局的通知,要速赴香港。粵桂邊縱司令部派二名交通員武裝護送他們到菉塘交通站。他們一行四人化裝成農民,摸黑穿過敵人崗哨,至下半夜來到菉塘交通站東北方的秘密接頭點,接著,交通站負責人帶他們進入菉塘村一間柴草間隱蔽。天亮后,楊應彬、徐華淑正準備赴西營,這時村邊山頭突然出現敵人,交通員機智沉著,立即把楊應彬等人隱蔽回柴草間里避過敵人。敵人走后,楊應彬等人立即改扮成富商,由林杰從菉塘護送到西營“廣發祥咖啡店”聯絡站。當晚,楊應彬住在民主人士何中行家中,徐華淑住在粵桂邊縱文工團長符平同志家。第二天搭“泰和”輪赴香港。
????1982年11月,楊應彬訪菉塘時有感而作一首《浣溪沙》:暮靄沉沉訪菉塘,依稀記得舊時光,頻頻緊握手中槍。堪笑敗兵如落葉,眼皮底下我行藏,交通站設敵身旁。”
????不畏艱險轉運特種物資
????轉運軍事等特種物資是菉塘交通站一項重要任務。抗日戰爭開始后,瓊崖特委派了一批同志到南洋各地,動員華僑捐獻物資支援海南抗日。此后,大量藥品、衣物、食品、軍需品等源源不斷地從香港運到廣州灣,但由于日寇封鎖海面,這些物資一時無法運走,所以必須轉運到菉塘存放待機轉運。
????1941年4、5月間,海南交通員從香港運了一批軍毯到西營,為了使這批物資安全抵達海南,張剛、林其材和陳以大商定,把大部分轉移到菉塘存放,另運兩汽車物資到調羅作為商人陳以程的私貨存放起來,幾天后才轉運去海南。
????1940年夏天,黨中央指示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廖承志為海南購買了一部較大型的火力發電電臺,海南交通員把電臺從香港運到西營聯絡點“裕昌行”,再轉入菉塘,不久由林其材、張剛布置林裕、林魁等人將電臺護送轉運到硇洲交通站,交給海南交通員從硇洲向海南運走。1947年夏,吳德中從香港華南分局運回一部電臺給南路武裝部隊,電臺由吳德中隨輪船從香港運抵湛江。當晚菉塘交通站組織人員化裝成漁民,駕駛漁船靠近輪船,乘地下工作人員約請國民黨隨船人員吃喝之機,迅速取出電臺運往菉塘,然后轉運到粵桂邊人民解放軍司令部。
????轉運彈藥也頗為艱巨。1941年春,海南交通員陳香釗從澳門將一批彈藥、雷管乘船運回菉塘交通站,在菉塘交通站協助下,巧妙地避開敵人的檢查,用人工擔到西營碼頭,再由海南交通員運往海南。抗日戰爭后期和解放戰爭時期,陳以大、林其材、黎江等同志,通過進步人士吳有庚的幫助,從國民黨軍隊里搞了許多批槍支子彈、軍需用品,這些彈藥物資有相當一部分由“豐厚”交通站李家祥轉運到菉塘,存放在林裕負責的聯絡點,然后再轉到各地。
????機智勇敢傳遞情報密件
????傳遞密件是交通站極為重要的任務,其間艱險不言而喻。一次又一次,廣大交通員以極大的勇氣和智慧去克服無數艱難險阻,將情報、密件準確無誤地傳遞到目的地。
????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要征用一百多輛汽車進犯遂、化、廉游擊區。菉塘交通站接到情報后,立即派出交通員星夜潛入市區汽車游擊小組,小組負責人林為友迅速組織司機在一個夜晚拆毀汽車零件,使汽車不能開動,從而阻止了敵人的行動。1949年秋,由于叛徒告密,敵人獲悉幾十名黨員在市郊新鹿區集中學習的情況,策劃在兩三天內圍剿新鹿區。菉塘交通站接到情報后,立即派出交通員,連夜穿過西營敵人戒嚴區,準時把情報帶到新鹿區,區委負責人林一株當即采取措施,轉移隱蔽有關黨員、群眾,使派出圍剿的敵人撲了空。
????歷史如煙,但用鮮血澆筑的革命精神已經烙刻在人們心中,一代代傳承下去。“去年我們接待了3萬多位參觀者,除了粵西地區多個企事業單位員工、學校師生等,還有不少人從廣州、深圳、上海專門趕來緬懷、學習。”菉塘村干部林文杰介紹,菉塘村對紅色基因的傳承十分重視,除了大力打造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外,每年春節前都會組織拜訪慰問革命老同志,清明期間也會組織學校師生、黨員干部等到烈士陵園去掃墓,紀念不怕犧牲、英勇參加革命的先輩,傳承紅色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