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廣東粵電湛江新寮海上風電場漁業資源補償增殖放流活動在徐聞縣外羅漁港碼頭舉行。本次活動以“守護生態環境 共建蔚藍海洋”為主題,由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主辦,深圳中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向新寮鎮東側海域投放黑鯛350萬尾、斜帶石斑魚10萬尾及斑節對蝦苗種4562萬尾,總計4922萬尾。
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徐聞縣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分局,徐聞錦和鎮政府等單位代表,以及公證人員、驗收專家和漁民代表共同參與活動。
據悉,本次增殖放流活動是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依法落實新寮海上風電項目生態補償責任的具體舉措。通過實踐“海上風電開發+生態修復”的補償模式,有效減輕了項目建設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彰顯了能源企業踐行生態保護的堅定承諾。
活動現場,十余輛運輸車將苗種高效運抵外羅碼頭,經專業分裝后由漁船轉運。放流過程嚴格遵循技術規范:湛江市水產學會專家組依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海水魚類增殖放流技術規范》等標準,對苗種品種、數量、規格及檢疫證明進行現場驗收與抽樣核查;湛江市粵西公證處對活動全程監督公證,確保程序合規、數據真實。在海上執法船引導下,載有苗種的漁船駛向預定海域實施科學投放。
徐聞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在活動中強調,此次大規模增殖放流對修復區域海洋生態環境、增殖養護漁業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及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他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海洋生態保護,積極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近年來,徐聞縣持續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進生態修復,常態化開展增殖放流并取得顯著成效。本次大規模放流行動,嚴格遵循科學規范流程,有效保障了苗種存活率,充分體現了政企協同共護海洋生態的責任擔當,不僅為徐聞縣海洋生態修復、漁業資源恢復及“藍色糧倉”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實現區域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與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