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穿過紗窗時,書包拉鏈上的三個鈴鐺總會發(fā)出“叮叮當當”的輕響,像灑了一把細碎的陽光。這個被我藏在書包里的習慣,像株默默生長的向日葵,不知不覺已為我的生活鍍上了一層明亮的金邊。
這鈴聲是我和自己約定的“整理暗號”。這個習慣還要從那個驚心動魂的早晨說起——
那天早讀課,大家正跟著老師讀古詩,我突然發(fā)現(xiàn)語文書找不到了。書包里的作業(yè)本像亂草堆,我越翻越慌,手心濕漉漉的。“秋穎,你來背誦《靜夜思》。”老師的聲音像一道驚雷般忽地響起。我撐著桌子站起,自然背不出來。盯著書包里露出一角的數(shù)學(xué)卷子,側(cè)袋里露出的半截彩鉛……原來我昨晚又沒整理書包。
放學(xué)后,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遞給我一個精致的筆記本:“試試每天睡前花三分鐘整理書包吧,可以用這個做記錄,下次不要再讓老師逮到機會叫你起來了,好嗎?”我漲紅了臉,鄭重地接過本子。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認真打量自己的書包:鉛筆屑碎在書本中,橡皮缺了角,試卷邊緣皺巴巴的……我按照老師說的,先把課本按課程表排序,再把彩鉛、橡皮、尺子放進專用筆袋,最后在筆記本上寫下第二天要帶的東西。當書包拉鏈拉上時,我忽然發(fā)現(xiàn)滿當當?shù)臅p飄飄的。
現(xiàn)在每天睡前,我都會拉開書包拉鏈,讓鈴鐺唱起“整理歌”。我總結(jié)出自己的整理方法:用文件夾將卷子、錯題、作業(yè)本分開來,常用的裝在紅袋里,不常用的放在藍袋里。便簽、剪刀等小物件放在書包夾層里,書包側(cè)袋里也不再塞滿皺巴巴的試卷,而是放了水杯、雨傘。語文課,當同桌手忙腳亂找筆記本時,我早已一切準備就緒。老師夸我“書包里藏著小太陽”。我悄悄翻開筆記本,寫下第116天的整理心得:“今天給鉛筆削了尖,它們正在筆袋候命。”
清晨的陽光在課桌上烙下金格,我背著書包踏入教室,鈴鐺聲里藏著鳥鳴的私語,原來最好的成長是把每個平凡的日子都整理得清清爽爽,讓習慣的陽光,永遠亮在生命的褶皺里,永遠照耀靈魂的每個角落。
點評:“三個習慣”養(yǎng)成教育使孩子得益不淺。小作者文字功底扎實,以倒敘的方式回顧自己習成“每晚睡前整理書包”的過程及由此感受到的美好,娓娓道來,條理清晰,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讓人耳目一新。
指導(dǎo)老師:李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