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線通到醫院門口,下車就能掛號,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太方便了!”……開通運行近2個月來,湛江市首條縣域免費就醫公交專線——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遂溪醫院公交專線,讓就醫群眾贊不絕口。(據5月25日《湛江日報》)
一條免費就醫公交專線的開通,之所以引發群眾由衷點贊,關鍵在于它精準對接了百姓的“急難愁盼”。遂溪醫院新院區啟用后,周邊公交線路覆蓋不足,“打車貴、換乘遠”的難題讓不少患者,尤其是老年群體和慢性病患者犯了難。免費就醫專線恰如一場“及時雨”,2臺運營車輛、22次往返班次、8個精心設置的站點,將醫院與群眾的距離從“遙不可及”縮短為“觸手可及”。下車即就醫的便捷,不僅減輕了患者奔波的疲憊,更讓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得到質的提升。這背后,是對群眾需求的敏銳捕捉,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切實行動。
專線的開通,更體現了基層治理的協同智慧與創新魄力。面對群眾就醫出行難題,多部門打破壁壘、協同發力。從走訪調研、方案制定,到站臺前移、費用落實,各部門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將看似復雜的問題一一破解。這種跨部門協作機制,摒棄了“單打獨斗”的舊模式,構建起“握指成拳”的新格局,展現出基層治理的高效與活力。而由醫院撥付線路運營費用的創新模式,既保證了專線的可持續運行,又為解決類似民生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這條專線,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一座城市的溫度與擔當。免費背后,是政府對民生福祉的堅守;便捷之中,是對群眾生命健康的珍視。它傳遞出一個強烈信號:在湛江,發展不僅是經濟數據的增長,更是要讓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感受到切切實實的關懷。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正在通過一條條公交線路、一項項惠民舉措,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城市的文明高度,往往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力度上。免費就醫專線服務的不僅是患者,更是托起了無數家庭的希望。當老年人不再為看病路途遙遠而發愁,當慢性病患者能更輕松地復診治療,社會的和諧與溫暖便在這些細節中悄然生長。它啟示我們,新時代的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就應多一些這樣的“民生專線”,多一些從群眾視角出發的務實之舉。
一條公交專線,連接的是醫院與社區,承載的是民心與民意。期待湛江能以這條專線為起點,不斷探索更多惠民利民的新路徑,讓城市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讓民生幸福之路越走越寬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