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嶺圩村的村民在小院直播盆栽。記者林明聰 攝
一花一草聚美成畫,一戶一景化景為金。近年來,吳川市大山江街道引導農戶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間,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等不同類型的“庭院經濟”。
下嶺圩村的村民歐日榮追求庭院美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將美麗“小庭院”變身休閑娛樂“小雅園”、建成增收“致富園”。
歐日榮的庭院面積有限,但他通過精心規劃,將生活區與種植養殖區合理布局,巧妙將山石、水池、植物等元素融入其中,賦予了整個空間以生機與活力。庭院內外整潔干凈,綠植花卉錯落有致,展現出“布局美”“清潔美”。
在庭院的中央,搭建了木制的涼亭,涼亭四周種植了爬藤植物,擺滿漂亮的特色盆栽,為庭院提供了陰涼的休息空間。此外,歐日榮全家人齊心協力完善庭院細節,精心挑選了各種裝飾品,如風鈴、匾額、吊床等,既實用又美觀。在歐日榮的巧手下,這個小庭院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被人們譽為“小雅園”。
隨著“小雅園”的名聲逐漸傳開,歐日榮開始進一步豐富庭院的內涵,設立小型展覽區,展示各種珍稀盆栽品種;開展茶藝園藝座談,分享盆栽養護知識;將小庭院打造成集種植盆栽、養護盆栽、交流盆栽文化于一體的寶藏地。既有精心布置的庭院景觀,又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小庭院”吸引了大量喜愛盆栽文化的群體前來觀賞。
與此同時,歐日榮借助小院直播出圈引流。“現在全國各地都有顧客在我們直播間上買盆栽,今天發貨明后天就能收到,大家收到都是鮮活帶土的盆栽。”經過一番改造,歐日榮在自家小院里搭建了一個簡易的直播間,真實的庭院場景、有趣的盆栽介紹,吸引了不少網民觀看。通過網絡直播帶貨等方式,歐日榮銷售盆栽平均每年創收超過7萬元,進一步拓寬了增收渠道。
下一步,大山江街道將繼續探索引導“美麗庭院+經濟”模式,激發村民建設主體熱情,盤活滿載溫情的農家庭院,以“微經濟”的小口徑融合,釋放助力鄉村產業大振興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