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路過一家山草藥店,目光被一抹淡綠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輕聲詢問:“老板,這是獨腳金嗎?”老板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笑道:“是啊,沒想到現在還有年輕人能認出來。你是學醫的嗎?”我笑著搖頭,輕聲說道:“不是啊,我小時候經常采獨腳金呢,所以認識。”
老板的眼神里多了幾分感慨:“獨腳金現在已經不多了,野生的更是難尋,現在市面上大多是人工種植的,價格也不菲。”
想起前幾年,我隨母親回鄉祭祖,心中還懷揣著一絲僥幸,希望能再次在村后的小山上見到獨腳金的身影。然而,當我踏上那片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土地,仔細地搜尋著每一寸土地,獨腳金卻躲藏得無影無蹤,我的心中充滿了落寞,仿佛失去了什么寶貴的東西,只能失望而歸。
獨腳金是一種生長在田野邊、荒山等處的草本植物,因其細長的莖干上僅頂著一朵金黃色的小花而得名。《生草藥性備要》中記載:“獨腳金味淡、性平,除小兒黃氣、蟲積。”具有健脾消積、清熱利濕的功效。因此,每當夏日炎炎,蟬鳴聲聲之時,便是我們孩子們采獨腳金的最佳時節。
采獨腳金,是童年一段難忘的記憶。那時的我們,沒有玩具,沒有繁重的課業,但村后的那座小山便是我們的樂園。夏天,我們最期盼的是下課鈴聲響起,那意味著我們可以放下手中的課本,飛奔向那片綠色的海洋。
落日的余暉如同細碎的金色綢緞,輕輕鋪灑在山林的每一個角落。一到山上,我們便迫不及待地扔下書包,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小竹籃,開始一場尋找獨腳金的競賽。那時的我們,為了爭奪一塊“寶地”,會像小大人一樣,叉著腰,比劃著,宣告自己的主權。
我們穿梭在雜草叢,腳下的泥土松軟而濕潤,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耳邊是此起彼伏的蟬鳴聲。我手提竹籃,彎下腰,像偵探一樣,細細搜尋著每一寸土地,生怕錯過任何一株細長的獨腳金。每當發現一株獨腳金,我便會興奮地叫出聲來,仿佛發現了什么稀世珍寶。
采獨腳金的過程并不輕松,獨腳金會隱藏在密草叢中,難以尋覓;會被其他雜草纏繞,需要小心翼翼地將其分離。看到竹籃中漸漸增多的獨腳金,那份成就感與喜悅便油然而生。
那時的快樂如此簡單而純粹,我們幾乎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直到肚子餓得咕咕叫,才在大人們的呼喚聲中依依不舍地離開。回到家,我把獨腳金交給母親,母親會把獨腳金攤開在簸箕里,讓它們在烈日下慢慢曬干。炎炎夏日,沒有食欲時,母親便會用曬干的獨腳金燉瘦肉湯給我們喝,那淡淡的清香和獨特的口感,至今仍讓我回味無窮。
如今,獨腳金已難覓蹤跡,但采獨腳金的記憶卻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中。每次回憶起采獨腳金的時光,仿佛又回到童年,回到無憂無慮、充滿歡聲笑語的夏天。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