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湛江日報報道:5月28日上午,湛江經開區文明辦聯合經開區豆碧珍“好人工作室”、市場監督管理局、樂華街道、藍天社工在海灣市場開展“講誠信、守信用、促文明”誠信經營主題宣傳活動。
經開區開展誠信經營主題宣傳活動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充分利用身邊典型進行示范教育。豆碧珍在硇洲島上經營回春藥店30年,她堅持誠實守信、奉公守法、顧客至上,把愛心融入海島,用善心維系與島民的深厚情感,曾獲評“廣東好人”“中國好人”“全國誠信之星”,回春藥店也被評為全國誠信興商十大典型案例。豆碧珍的事跡生動感人,她的誠信故事可信可學。善于用身邊的典型教育人,讓朝夕相處的好人現場傳經送寶,經開區誠信經營主題宣傳活動接地氣、有特色;有親和力、更有說服力。
誠信作為一種價值理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古往今來,誠信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運行規則,是社會進步的精神財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誠信是公民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對誠信的執著與堅守,已深深熔鑄于中國人的精神血脈,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的精神因子。
誠信精神的樹立,誠信風尚的培育,離不開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湛江日報等主流媒體作出了積極努力,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但加強誠信建設還要靠制度保駕護航,把道德倫理的柔性規范與制度法律的剛性約束緊密結合起來,實現誠信建設制度化、常態化推進。我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失信人名單在火車站、公交車上用視頻形式公布,那些“老賴”不僅曝了光、丟了臉,還坐不了飛機高鐵,貸不了款,處處受到限制。這就是制度的威力,就是懲戒的效果。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完善守信激勵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營造講誠信、重誠信、守誠信的濃厚氛圍,讓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成為每個人的行為自覺。
誠信建設永遠在路上,誠信主題宣傳教育要堅持常態化,要不斷改革創新。經開區在活動中還發放《誠信經營倡議書》,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取得很好效果。讓我們共同努力,唱響誠信之歌,打造誠信企業、爭做誠信市民,建設文明湛江,用誠信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撐和信用體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