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湛江晩報》報道:5月18日,湛江市婦聯、坡頭區婦聯等單位在坡頭區南三鎮白沙村黨建服務中心組織孩子們學習文明禮儀知識。市禮儀協會的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孩子們講解國學禮儀知識,現場演示了傳統敬師禮、拱手禮、謝師禮等禮節,讓孩子們懂得每一種禮節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
中國是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是傳統美德。禮儀是禮節、禮貌和儀式的總稱,是人們行為規范的遵循;禮儀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禮儀無處不在,表現在言談舉止之間,蘊含于待人接物中。良好的禮儀不僅展示一個人的學識涵養,還能體現一個人的氣質風貌,可以看到家風家教的作用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效。文明禮儀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根基,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不學禮,無以立。”不學會禮儀禮貌,就難有立身之處。《湛江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很多內容涉及到公共禮儀,是全體市民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一個人在生活中不注重儀表,不講究禮儀,缺乏文明禮儀素養,就難以有良好的素質和基本文明道德水平。
文明禮儀要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上做起。踐行禮儀,要有高度自覺意識,要當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當你彬彬有禮的舉動受到人們尊重贊許,一句禮貌用語換來人們信任的目光時,你會收獲一份自信,贏得一份自尊,增強一份榮耀。每個人都講禮儀禮教,全社會的文明水平就會大大提高,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溫馨美好。
市婦聯等單位在坡頭區南沙鎮白沙村組織留守兒童進行文明禮儀專題學習培訓,在基層、在鄉村、在特殊學生中普及文明禮儀教育,高雅文化之風滋潤孩子們的心靈,確實難能可貴。文明禮儀教育不能滿足于在城區進行,要面向農村,要從娃娃抓起,要關注留守兒童,要在更大范圍普及推廣。要把文明禮貌融入孩子心靈,落實在舉手投足之間。通過文明禮儀教育,提高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完善道德品質涵養,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