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霞山區東新街道在南山村籃球場開展“倡導移風易俗 共享健康生活”主題宣傳活動。
鄉村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目標,移風易俗是關鍵。移風易俗主要是改變“變味”的風俗,還人情以溫情,還民風以淳樸,還鄉風以文明。
鄉村組織開展移風易俗教育一定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節點。近段時間,各地以婚俗改革為抓手,扎實開展抵制高額彩禮活動,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高額彩禮不僅破壞了傳統婚俗的本意,也與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高額彩禮使婚姻成了一種經濟負擔,成為一根套在脖子上的枷鎖;高額彩禮,嚴重損害了青年人的婚戀觀念,破壞年輕人真誠相愛的情感;高額彩禮是鋪張浪費、相互攀比的衍生物。我們應當積極倡導婚姻簡約、真摯、平等的方式,拒絕過度消費,注重感情交流,讓婚姻回歸本真;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
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宣傳主題活動要注重創新、接地氣、有特色,群眾喜聞樂見。如霞山東新街道請村民上臺用普通話、雷州話、粵語宣讀移風易俗倡議書,鄉音親切、聲聲入耳;在對對碰答題中將移風易俗十抵制、十倡導詞條熟記于心,現場氣氛熱烈。
新時代的鄉村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豐富、更講質量、更重品位。文明鄉村創建活動一定要符合廣大農民群眾的需求,要入他們的眼、合他們的心、對他們的口味。要具有針對性、富有親和力、充滿感召力,做到入腦入耳入心,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倡導移風易俗,共享健康生活,要選準抓手,巧妙發力;要立足久久為功,穩打穩扎,不斷推動文明新風在廣袤的鄉土間流淌,不斷引導新風新氣象在鄉村振興的藍圖中舒展。只有在精神上鑄魂、道德上立身、文化上植根、情感上加溫,才能營造更加文明、和諧、進步的鄉村社會環境,促進精神文明在鄉村結出累累碩果,助力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