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塘村村民在采收何首烏。
初夏時節,吳川樟鋪鎮龍塘村何首烏種植基地迎來了收獲季,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豐收的景象。據悉,龍塘村目前種植何首烏30多畝,畝產量約1500斤,收購價5—6元每斤,畝產值近萬元,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記者近日走進龍塘村何首烏種植基地看到,農戶們正忙著在田地里采挖何首烏,他們清除好何首烏藤莖后,隨著鋤頭在田龔間起落,一顆顆飽滿肥厚、貌似番薯的何首烏破土而出。隨后,農戶們對何首烏進行分揀、裝袋,集中出售給設在村中的何首烏收購站。
樟鋪鎮出產的何首烏。
“我種植了三畝何首烏,按目前的采收結果來看,畝產值近一萬元,比種植傳統農作物要好。”正在采收何首烏的龍塘村村民、65歲的駱偉強告訴記者,何首烏好種植、好管理,去年農歷五月間種下,經過近一年的生長周期,現在順利收獲,每畝產量在1500斤左右,收購價每斤5至6元?!安欢娜藭詾檫@是番薯。”駱偉強說,何首烏外表看似番薯,繁殖方式也似番薯,可采其藤莖來培育繁殖。
龍塘村另一位種植戶李姨說,以前這一帶主要種植番薯、花生等傳統農作物,收入有限。她說,“剛開始種植何首烏時,我還有些擔心,但鎮上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市場信息,讓我們這些新手也能順利種植和銷售?,F在我的何首烏也迎來了豐收,收入比以前多了很多,正考慮擴大種植面積,進一步提高收入?!?/p>
“在優化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我們注重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結合市場需求和農民意愿,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農作物進行推廣?!闭龄佹傓r業技術服務中心有關人員介紹,何首烏又名紫烏藤,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其根塊入藥,是常見貴細中藥材。從目前來講,何首烏需求量較大、附加值較高,市場前景可觀。種植何首烏,需要選擇適宜的種植地點,何首烏喜好陽光充足、濕潤的環境,最適宜的土壤是松土壤或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樟鋪鎮種植的何首烏品種良好,已獲得周邊市場的認可,且銷路穩定,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提供了較強的支撐作用。
據悉,樟鋪鎮近年來不斷探索農業增收致富新路子,利用自身的氣候、土壤等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一村一品”。該鎮希望通過發展何首烏種植,能夠為當地的產業扶貧增效、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打開“新路子”,帶動更多群眾踏上致富路,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樟鋪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樟鋪鎮還將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調整,深化種植管理,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