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的清晨,陽光照耀在一條400多米長的古鎮綠道上,紅綠相間、平坦豁達,彰顯出安鋪人民熱愛生活的陽光心態。
臨近中午,安鋪長者食堂不斷迎來三三兩兩的老人,他們一邊與朋友們閑聊,一邊把飯盒遞給幫廚打包飯菜。自8月1日開放以來,這里已為13個社區、50位老人提供免費飯菜。
夜幕降臨,在“美食之都”安鋪鎮,不只是大街小巷的美食檔口人潮涌動,還有一個地方更是一位難求,那就是開放僅1個多月的“安鋪·城市書屋”。
今年8月以來,廉江市安鋪鎮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古鎮綠道、長者食堂、城鎮書屋等重大民生項目投入使用,古鎮吹來一陣陣文明之風,讓人民群眾滿滿的獲得感。
【手機屏幕暗下去 城市書屋亮起來】
“以前,孩子回到家吃完晚飯就和我搶手機;現在,飯沒吃完就拉著我要去書屋看書——這就是變化!”21日,在安鋪鎮第一小學大門旁邊的城市書屋內,一位陳姓家長由衷贊嘆道。
上午10時許,一名管理員在書屋內拖地、打掃衛生,整理書架上前一天被弄亂的漫畫書,書屋內整潔明亮、煥然一新。
書屋的白天,讀者相對稀少,而一到晚上,就“大不一樣”。從暑期至今,占地220多平方米的書屋天天爆滿,尤其是到了晚上,找不到座位的大小讀者就席地而坐,手不釋卷。
安鋪文化站站長戚錦寧介紹,城市書屋8月1日正式開放運營,一開始只在幾張方形書桌旁配備若干椅子,后來讀者增多,又增加了不少長凳,但還是跟不上讀者增加的需求,好在地板是光滑整潔的木制材料,大家就以地為書桌,手捧書本細細品讀。
有一天,戚錦寧看到一位農民模樣的讀者在看書,一問才知道,他是久漁村一位種植戶,從八九公里外驅車過來,翻閱家禽養殖類書籍。來辦借閱證的讀者,不只來自當地,還有鄰近的橫山鎮、營仔鎮,還有遂溪縣楊柑、洋青、界炮等鎮。
在書屋入口處,有一臺智能借還機,將書籍放上感應區,點擊屏幕即可按流程辦理書籍借還,簡單快捷。書屋藏書29000多冊,可以免證進入閱覽(基于防疫需要刷身份證進入)。
城市書屋由安鋪鎮政府出資改造,安鋪一小提供場地,安鋪文化站管理運營。值得一提的是,書屋的“前身”是7家獨立的商鋪,學校舍棄物業租金,選擇收回商鋪,配合政府建成廉江首家城市書屋。
讓各地群眾、大人小孩走進書屋、成為讀者的同時,這里近期還舉辦了“閱讀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讀書分享會,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的書香平臺。
“孩子們在這里讀書已經成為習慣,這真是一個讀書學習的好地方,避免他們成為玩手機的‘低頭族’。”居民謝華娣表示。
作為提升安鋪鎮文化品質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城市書屋按照國際圖書館管理模式,打造自助式借閱模式,讀者還可通過安鋪文化站智能借還機自助借還。
城市書屋不僅解決了當地群眾公共閱讀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讓公共閱讀融入了百姓生活,還推動了鎮公共文化服務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
【廉江首家長者食堂 讓老人吃上免費飯菜】
走進長者食堂,大廳明亮舒適,桌椅擺放整齊。墻上懸掛著食堂管理制度和衛生制度等,規定“每日輕掃一次,每周大掃除一次”。
一周食譜表寫上了最近的食譜——早餐:瘦肉粥、小米粥、饅頭、雞蛋、腐乳;午餐:生炒鴨肉、肉片炒豆角、冬瓜炒鴨肉、肉片炒土豆;晚餐:瘦肉炒洋蔥、肉絲炒榨菜、白切雞(鴨)、青菜……
東大社區黨總支書李曉東介紹,他們每天吃得很隨便,煮一頓吃一天,營養不均衡,衛生得不到保障,因此設立長者食堂很有必要。
19日上午6:40,廚師打電話給李曉東,說食堂停水了,他和一名志愿者趕往食堂,一邊打電話給水廠找師傅處理,一邊開著電動車帶著水桶,先后裝運3大桶自來水回食堂應急用。
東大社區牽頭負責長者食堂的運營管理,另外12個社區輪班。食堂雇傭1名廚師做菜,每天社區安排一兩個人員上門提供志愿服務,負責打飯、幫廚、打掃衛生等雜務。鎮領導每周不定時來“試餐”一次,檢驗日常飯菜質量。
在菜式設計方面,長者食堂以口感較淡、容易消化的菜式為主;在烹飪方面,以少油、少鹽、少糖為主,保證長者健康。平日里,飯菜由種植戶和肉鋪送上門,食堂不采購冰凍肉類,確保食材新鮮衛生。
長者飯堂資金主要來源于采取社會資助,為社區60歲以上、家庭困難的老人提供免費一日三餐,每日按市場價13元標準制作,目前已為50戶符合資格的老人辦理了飯卡,同時配送雙層飯盒。
食堂還設立志愿服務站,提供老花鏡、雨傘、急救藥品、助聽器、飲用水、手機充電和助殘服務等。
長者食堂的“前身”,是中山公園路邊閑置的檔口,旺鋪出租可帶來一筆收益,但為了讓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這里斥資建成了長者食堂。
開放以來,長者食堂收到了四面八方、源源不斷的社會愛心——利康醫院捐資一萬多元;鴻運每周配送1次有各式糕點的早餐;安鋪人家捐贈食用油;安鋪氣站長期捐贈提供煤氣等。
正在記者采訪時,安鋪鎮人大主席李康鳳帶著一個信封來轉交給李曉東,這是當地一名人大代表匿名捐贈給長者食堂的2000多元現金。
李康鳳說,長者食堂就是政府關懷老人的一個縮影,我們在用行動踐行“和美安鋪,全民敬老”的理念,社區老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大大提升。目前,長者食堂有序運營,且打響了知名度,不少種植大戶和愛心企業家紛紛表示捐資意向,助力飯堂可持續經營,讓助老愛老的義舉得以長久延續。
【建古鎮綠道 推進全民健身事業】
在安鋪鎮第三中學前,是一條長長的古鎮綠道,綠道兩旁,植被環繞,沿道布設法治長廊。
綠道不僅為當地群眾提供了一個休閑健身的好去處,還以法治長廊及“三字經”等方式,引導群眾學法守法及創建文明城市等知識。
“古鎮綠道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茶余飯后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且具有重要的宣教意義,是安鋪鎮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安鋪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安鋪鎮大力推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繼綠道建成投入使用后,正推進安鋪鎮體育中心建設工程。
該項目預計占地約35畝,預計年底前動工建設,建成后將成為建設“活力安鋪”的標志性項目,為安鋪群眾提供規模更大、環境更優美的休閑健身場所,推動安鋪全民健身熱潮再上新高度。
安鋪鎮致力于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助力文明城市創建。該鎮圍繞特色小鎮戰略定位,實施“一張圖、兩條路、三個館(園)”規劃建設。建成了安鋪特色小鎮體驗館、博物館和鎮街心公園,完成濱湖路、人民大道改擴建工程,中山公園升級改造工程。另外,安鋪鎮騎樓商業街改造工程、九洲江入海口兩岸景觀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已完成。
安鋪鎮結合城鄉清潔工程、美麗圩鎮示范鎮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創建廣東省衛生鎮等工作持續推動圩鎮品質提升。該鎮對重點領域和道路進行劃分,并成立責任組,于每周一、周四開展常態化整治工作,鞏固整治“六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