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提前準備好粵核酸碼,往前走。”湛江市府辦三級調研員王金榮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引居民前往掃碼處掃描核酸碼。自從5月10日以來,這位老同志帶領辦公室的蔣文彬、徐嘉琪、沈彩勁3名同志已經在湛江市霞山區海寧社區執行核酸篩查任務4天了,但眼前的他身板挺直、眼神堅定,同樣的話一天重復上千次卻依舊聲音洪亮,依稀能想到他年輕時在軍隊中執行任務時的風采。
自“0506”疫情發生以來,湛江市府辦主動對接對口聯系社區霞山區海濱街道海寧社區,在了解到海寧社區核酸檢測點人手不足的情況后,市府辦7名黨員干部踴躍報名,分成兩隊前往海寧社區兩個核酸檢測點,化身“大白”“小藍”,早上7:30上崗,晚上20:00結束,布置核酸現場、開辟綠色通道、掃碼登記、維護秩序、現場答疑……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居民接連不斷,他們的工作也忙個不停,爭分奪秒在一線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用責任和擔當為社區居民守好“第一道防線”。
“點這里、再點這里,哎不是不是...”,湛江市府辦四級調研員陳會揚耐心引導居民認證信息,海寧社區共兩萬多名居民,老陳所在的核酸檢測點在學校內,附近的居民中老年人較多,其中不少人不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從幫助老人掃描健康碼到幫助行動不便的人快速采樣,從為居民耐心解惑答疑到認真核對身份證信息,老陳帶領賈曉靜、梁亦曉兩名同志認真履行著自己應盡的職責,耐心細致,熱心周到,展現了市府辦人關鍵時刻勇擔當、困難面前不畏難的精神。
“這幾天比過去一個月減肥都快。”綜合六科干部蔣文彬笑呵呵的說。老蔣所在的核酸檢測點在昌大昌超市對面,交通便利,人員流動性大,日均核酸檢測量有5000多例。“前天核酸還沒做完,就用完了酒精消毒液;第一天到崗就走了幾萬步,一會一身汗,忙起來又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只出不進,這可不就瘦了嗎”王處打趣道。環境消殺、人員分流這些簡單又枯燥的動作,老蔣每天要重復上千遍,腿腫了,胳膊麻了,但他自始至終認真嚴謹,銘記黨員“專揀重擔挑在肩”的責任精神,展示了敢為人先、忘我奉獻的抗疫精神面貌。
來自秘書科的徐嘉琪說:“第一次穿上‘大白服’有點不適應,但當有人跟我說謝謝‘大白’時,心里很是驕傲。”王處帶領的隊伍“上有老下有小”,她就是最小的那個90后。人年輕,任務卻一點也不輕,她主動申請協助醫護人員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承擔采樣試管信息核對、掃描粵核酸碼、確認人員信息等工作。“這個工作看似容易,實際上很不容易,既要核對試管信息,還要核對核酸碼信息、同時要隨時注意前面和后面的人數,提醒前面的往前走,加快檢測速度,囑咐后面的不要擠,避免造成聚集。”“檢得快、效率高,每一個環節流暢,才能讓受檢的群眾感受良好,更愿意參與共同防疫。”嘉琪已經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點開受檢人登陸、再點開大規模核酸篩查...”相隔不足500米遠的另一個核酸檢測點,比嘉琪年長幾歲賈曉靜一邊引導居民按秩序排隊,一邊溫柔地為大家解釋做核酸的流程。現在辦公室越來越多的“80、90”后開始成為這場疫情阻擊戰的主力軍,也展現出青春最美的模樣。
近一周,廣東開啟暴雨模式,下午三點左右,大雨又如約而至,但仍有不少居民冒雨來做核酸,“大白”、“小藍”們快速換上雨衣,又返回崗位。“這里有老人,讓老人先做”、“沒有手機的過來我這里我幫你們填”、“帳篷上積了太多雨水,要盡快清理”、“醫護人員的試管不夠了,我去拿幾盒來”....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沈彩勁、梁亦曉兩名女同志嘴上不停說著,手上不停做著,大雨中的“大白”“小藍”們仍舊堅守在崗位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