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粉制作中。
近日,話題“援湛醫護人員的飯菜真好吃”沖上了熱搜,讓各地“大白”念念不忘的湛江味道中,有一“味”叫“爛鑊炒粉”。
吳川的“爛鑊炒粉”可俗可雅,既能登大雅之堂,也能上陋巷茅屋,這道曾經上過央視的美食征服了無數人的味蕾。
5月16日,吳川市餐飲行業協會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公開發布《吳川爛鑊炒粉烹飪技藝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團體標準,該標準由吳川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廣東省湛江市質量技術監督標準與編碼所、吳川市海港城大酒樓有限公司、吳川市萬和假日酒店有限公司和吳川幸福酒樓有限公司共同制定。
色香味俱全。
《規范》從炒粉所需食材到烹飪技藝再到上桌時的色澤、氣味 、滋味、形態、質感等均有詳細的評價標準,嚴格規范了從菜場到餐桌各個環節, 助力“小炒粉”向“大名堂”邁出了堅實一步。
在廣東美食圈,時常有美食家用“梅粉勝廣河”這句話來贊譽吳川爛鑊炒粉,吳川爛鑊炒粉歷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五湖四海的食客到了吳川總得嘗上一份“地道”的爛鑊炒粉,才稱得上是不往此行。
為了使爛鑊炒粉這門技藝得到統一和固化,通過規范化手段將吳川爛鑊炒粉烹飪技藝轉化為標準。近年來,廣東省深入推進“粵菜師傅”工程,湛江市也將建立健全“湛江菜”標準體系納入全市餐飲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吳川市委市政府響應省、市決策部署,積極探索通過制定標準、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系列工作,傳承吳川美食技藝,推介吳川美食文化。
此次《吳川爛鑊炒粉烹飪技藝規范》團體標準的發布,標志著全市首例湛江菜烹飪技藝標準正式面世,有利于支撐爛鑊炒粉技藝的傳承與保護,促進吳川傳統“老字號”美食發展,意味著湛江美食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踏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