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部門研判,預計10日-13日我市將有大范圍的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降水過程。10日,粵西市縣陣雨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11日-12日,雷州半島有大雨,局部暴雨;13日,粵西市縣有暴雨到大暴雨。這次過程將是今年以來強度最強、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強降水過程,城鄉積澇和地質災害風險極高。
市“三防”指揮部對近期強降雨防御工作提前部署,要求提前做好研判防范,對強降雨有可能帶來的各類災害全面做到預防到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當前我市已進入雷電、短時大風、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多發季節,加上近日全市多地出現的疫情影響,容易造成風險疊加。各地各部門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樹牢底線思維,克服麻痹思想,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風險研判和值班值守,提前落實防御措施,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扎實做好各項防范應對工作,全力以赴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強化監測預報預警。氣象、水文部門要緊盯天氣變化,加強監測預報,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特別是針對強降雨強對流天氣突發性強、致災性大的特點,盡可能延長預報預見期,提升預警效率,爭取寶貴的防御時間。
強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住建等部門要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做好戶外作業防雷擊和強降雨工作。針對各地排查自建房情況,要派專人盯守,做到1樓1檔,1樓1策,1樓1責任人。雷雨大風期間,戶外廣告牌要提前檢查加固;一律停止戶外高空施工及塔吊、龍門吊、腳手架、井架、升降機、高空吊籃等作業,并劃定危險區域,防止人員滯留;深基坑、地下管網等在建工程要做好防范措施;簡易工棚內人員要及時撤離。
強化各項防汛措施落實。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做好入汛的各項準備工作,壓實責任,開展汛前安全檢查,備足防汛物資,加強對三防工作責任人的培訓教育。做好強降雨及其引發的城鄉積澇、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防御工作。及時果斷組織低洼易澇區、山洪災害易發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重點區域人員轉移避險。各地要對城市道路、公路、橋涵進行拉網排查檢查,在下沉立交、路面井蓋、內澇點設置警示標識,加強巡查值守,及時采取交通管制、封閉道路等措施。向關鍵區域預置排澇隊伍和裝備,做好應急排澇和搶險救援準備。
強化旅游安全管理。各地要加強山區旅游景區、漂流娛樂設施、非開放的自然保護區、林場、水庫、河道等重點區域的監測巡查和安全管理,防止因雷擊、突發山洪、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等造成人員傷亡。
強化危化品安全管理。做好重點廠礦,特別是危化品行業的防雷工作,對相關避雷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廠區、成品倉庫要落實防澇防雷措施,嚴格安全管控,及時轉移遇濕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
強化海上作業漁船管控。各地和農業農村部門休漁期間,落實好港長制,要切實加強海上作業漁船,特別是“三無”船只的管理,提前做足做好相關準備,及時發布預警,落實管控措施,加強防雷擊的宣傳教育,嚴防海上大風、強風和強對流天氣導致災害發生,確保海上作業人員安全。
強化防雷擊宣傳教育。教育部門要加強學生防雷擊防淹亡安全教育,引導學生在強降雨期間不下河游泳、不到水邊玩耍、不去山溝游玩。加強公眾防雷擊的宣傳工作,要提醒公眾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合理安排出行,盡量避開山區、河流等危險區域。提醒居住在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居民強降雨時期“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危險區域的群眾要熟悉自救互救知識和轉移避險路線,一旦發生險情果斷轉移。
強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疫情防控管理,防止災害事故疊加碰頭,不要顧此失彼。做好戶外帳篷的安全防范,雷雨大風期間,帳篷里面一律不得有人。做好醫學隔離點防汛措施,提前做好隔離人員轉移預案準備。
做好防旱保水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把握有利天氣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為農業春耕灌溉提供用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