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戶外長椅上,望著流光溢彩的湛江海灣大橋,海風吹過,手里熱氣騰騰的現制手沖咖啡香氣撲鼻,正當你感嘆“湛江幾好”時,一股刺鼻的臭豆腐味也飄了過來……這般“煞風景”的遭遇,是市民妙妙的無奈,也是許多湛江人和外地游客的無奈。這里便是“火出圈”的廣州灣大道中澳友誼花園路段,不少市民、旅客休閑游玩的好去處,一段自發形成數百米長的“海邊夜市”。
“五一”假期期間,這里迎來了數萬人流,也產生了大量垃圾,車輛亂停亂放、秩序雜亂無章,呈現一派“畸形”繁華。熱愛這座城市的人都盼著,這樣好的旅游資源,亟需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管理,通過合理規劃和有序引導,讓這里多一點“煙火氣”、少一些“煙火味”,成為“滋味”和“文明”兼有的湛江新地標、城市新名片。
每當夜幕降臨,廣州灣大道中澳友誼花園路段形成數百米長的“海邊夜市”。 記者 郎樹臣 攝
吹海風看霓虹
休閑夜市“有滋味”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這里就會變得十分熱鬧:各種特色美食、清涼飲料、趣味游戲等攤點沿著海岸道路擺賣,飯后前來散步的市民、“打卡”的旅客熙熙攘攘。
來到這里,你可以坐下吃一打烤生蠔、嗦一碟炒海螺,可以抱著椰子喝原汁原味的椰汁或一杯簡單的檸檬茶,可以修個美甲、挑瓶香水、買束花,可以扔圈圈套玩具、扔飛鏢扎氣球、坐坐小木馬,逛累了也可以駐足聽音樂愛好者自彈自唱,沉醉在音樂里在海風里,沉醉在這生機盎然、幸福感滿滿的的城市夜生活里。
“路的兩旁一邊是海、一邊是公園,對岸是地標性建筑湛江海灣大橋,廣州灣大道的夜景,可以說是湛江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市民殷先生說,“沿著海岸線騎行,吹著涼爽的海風,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音,看著赤坎、坡頭的霓虹閃爍,我都會由衷覺得這座城市真的很美,感覺生活很愜意、很幸福。”
在湛江工作的五年間,伴隨著廣州灣大道的建設和部分投運,殷先生時不時就會來逛一逛,“這里以前車流人流都很少,雖然風景不錯,但有點冷清,想買瓶水喝都不是很方便。”
虎年春節過后,再來這里時,殷先生驚喜地發現:“這里有夜市了,吃喝玩樂什么都有,人氣很旺。”現如今,每次有朋友來湛江玩,殷先生都會帶朋友來“打卡”這個“海邊夜市”,欣賞湛江美景的同時,體驗一番“有滋味”的夜生活。
來自東北的王姑娘上個月第一次跟朋友來“海邊夜市”逛了之后,就把這里列為“喜歡湛江的N個理由之一”。她說,以后家人、朋友到湛江來游玩,一定要帶他們來這里“打卡”,感受湛江不一樣的風情。
享受這份“滋味”的還有眾多市民和旅客,只要不刮風不下雨,每晚來到這里,你幾乎都可以聽到攤販叫賣聲不斷,看到行人言笑晏晏穿行其間。
人間“煙火氣”
留下大量垃圾
聲聲點贊聲中,越來越多流動攤販聚集于此,越來越多市民、旅客來這里“嘆夜”,“地攤經濟”點燃的這股人間“煙火氣”越來越旺,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益凸顯。
治安管理缺乏、交通擁堵嚴重、停車不便、功能區域劃分不清、產品安全無保障、個別燒烤攤油煙熏天、夜幕退去留下大量垃圾……
“以前每隔30—50米設置一個60升左右的果皮箱就行了,現在不到300米的路段要放置30個240升的垃圾桶,一個桶裝滿垃圾約為75公斤,每天都裝得滿滿的。”負責該路段衛生清理的家寶環衛公司的負責人鄧經理說,“斷頭路”到隧道出入口路段,原本每天僅需3名環衛工清潔。夜市的興起帶來了大量垃圾,該路段現在每天不僅要安排8名環衛工,還往往要從其他組抽調2名環衛工過來協助,每天輪班工作從凌晨4點到晚上10點。
“很心疼,心疼環衛工辛苦,也心疼這么好的風景浪費了。”鄧經理的家鄉在珠三角地區,6年前因工作來到湛江后,被湛江的宜居環境吸引,目前已定居這座城市。他希望這座城市有“煙火氣”的同時,少點“煙火味”,變得更加干凈、文明。
盼合理規劃有序引導
打造宜居宜游“網紅街”
“得天獨厚的海灣與漂亮的公園,配上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的夜市,只要加以合理規劃、引導,這個‘海邊夜市’完全可以變為一條宜居宜游的‘網紅街’,成為我市文旅產業發展的‘小支點’,與赤坎金沙灣、萬達廣場等構成一條多姿多彩的旅游動線。”妙妙激動地說。
盼望合理規劃的攤販也不在少數。擺攤賣燒烤的李先生說:“從長遠來看,這樣亂擺亂賣肯定是不行的,一方面影響市容市貌,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有個安心經營的場所,可以更加用心打磨產品、做出招牌。”
來自廣州的旅客梁美退休前曾在政府部門工作,她認為,既要解決好亂擺賣所產生的占道、噪音、油煙、污水、垃圾等讓群眾不滿的問題,也要保住“海邊夜市”這股群眾心心念念的“煙火氣”,這就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必須在精細化管理上下足“繡花功夫”,既不能“放任自流”,更不應“一禁了之”。
記者手記:
放眼全國各地,“地攤經濟”“夜市經濟”蓬勃發展的城市不在少數,在有效管理方面主要做到“松”“緊”結合抓實抓細。
“松”的方面,需要明確允許擺攤路段、適度放開占道經營。“緊”的方面,要不斷優化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明確劃定區域、固定攤位,攤區要做到定點、定位、定時、定范圍、定規矩、定標識牌,嚴格落實“門前五包”,攤點需保證整潔、衛生等。同時,相關職能部門合力抓實抓細解決交通擁堵、社會治安、環境衛生、商品質量等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唯有如此,才能同步實現市容環境干凈整潔與城市消費活躍,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