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到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泉莊街道霞海社區采訪時,不小心迷路了,恰巧碰到幾個穿著“霞海社區志愿者”紅褂衫的青年人開著電瓶巡邏車在巡查。記者問往社區怎么走?他們熱情地說:“你上車吧,我們送你去。”路上,記者看見他們一邊熱情和群眾打招呼,一邊指出某檔口要注意門前“三包”,搞好衛生……
志愿者在派發文明手冊。
創新1+8+N志愿服務模式
泉莊街道霞海社區書記梁國珠介紹,近年來,霞海社區按照“以人為本,服務社區”的宗旨,充分整合轄區資源,凝聚骨干力量,充分把熱心公益服務的黨員、老年人、群眾等群體整合集中起來,發展成為規模化的志愿服務組織,開創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創意有實效的志愿服務活動。目前,該社區常住人口495人,其中注冊志愿者78人,達到常住人口的15.75%。
該社區立足實際情況創新模式,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務組織,結合市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按照1+8+N的志愿服務隊網絡模式 ,組建了霞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支隊服務分隊。
服務分隊下設理論政策宣讀志愿、文化文藝志愿、助學支教志愿、醫療健身志愿、科學普及志愿、法律服務志愿、衛生環保志愿、扶貧幫困等8支志愿服務小分隊。此外,還有N支特色志愿服務隊:黨員志愿服務小分隊、巾幗志愿服務小分隊、老年志愿服務小分隊。
“1+8+N”的創新志愿服務隊網絡模式覆蓋了全社區,做到志愿服務無死角不遺漏。社區為此制定了詳盡的志愿者服務機制及志愿服務活動計劃,定期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
去年服務群眾2000余人
無規矩不成方圓。該社區積極完善志愿服務管理制度,對志愿者建卡立冊,加強規范化、制度化管理,依托社會上成熟的志愿服務組織,提升社區志愿服務水平。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志愿者服務站,經常給志愿者服務隊培訓,提升社區志愿者的整體素質。
“扶老助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該社區志愿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各大節日期間,他們組織社區志愿者開展“關愛老人志愿服務活動”,聯合志愿者為社區高齡老人以及生活困難的老人贈生活用品,聯合志愿者為社區高齡老人以及生活困難的老人送油、米等生活用品,為老人免費體檢、幫老人搞衛生、為老人義剪等,得到社區老人的高度贊揚。
此外,社區志愿者依托服務站,開展巾幗反詐、老年人眼健康義診、慰問社區高齡老人、關愛留守兒童、引導文明交通、志愿環保愛國衛生等志愿服務,積極打造具有社區特色的志愿服務。同時,還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未成年”志愿服務活動。
該社區開展的豐富多彩志愿服務活動,讓社區煥然一新,從而吸引了社區10多個老年人加入了志愿者服務隊,她們年齡平均70歲以上,最大的84歲。她們成為社區最美的“風景線”。不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她們都是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我是霞海居民,我愛霞海家園,我為霞海出力”的精神,勸導群眾要遵守不亂丟垃圾、亂停放以及亂擺賣等“六亂”,轄區內居住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雷鋒精神。社區人員提起她們無不豎起大拇指。
霞海社區通過開展各種公益、慈善、生活等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質量越來越好,隊伍規模也不斷壯大。據悉,去年霞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參與志愿者900余人次,服務群眾2000余人。
以能為集體服務為榮
“每天干一點,實實在在推動志愿者服務。但我們想不到會榮獲廣東省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梁國珠笑著介紹,霞海社區一度臟亂差,垃圾成堆,交通混亂,社區干部上街勸告亂拋垃圾,疏導交通時,也遭到白眼甚至被罵。早幾年創文工作督查考評時期,社區因創文工作推進不力,考評成績位列全市倒數被通報批評。
后來成立志愿服務隊后,經過多次反復的勸導,才慢慢好轉。他告訴記者,霞海社區是一條城中村,毗鄰萬達、榮盛商貿圈,村中400多人,但外來的固定人口達到五六千人。社區根據人流量大的特點,組織志愿者上街時,駕駛電動車,帶上垃圾桶,一有垃圾,馬上處理。甚至有時垃圾還未丟下地,就被志愿者“半空”回收。包括書記、社區干部和黨員全都是志愿者,亂丟垃圾者看見志愿者駕駛電動車來拾垃圾,也不好意思了,慢慢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記者走入社區,街道干凈衛生。看見幾個七八十歲戴著“霞海社區志愿者”袖章的老人正在街道搞衛生。于是與她們聊了起來,符姨今年年逾八旬,家里建起樓房,子女事業有成,本來可在家安享晚年。“我們出一點力,社區就會變美麗一點,我們的生活質量就會高一點。”她笑瞇瞇說,社區越來越好,她們的收入也一天天水漲船高。
“交通好、衛生好、素質好,社區人員不分地域和諧相處。”經常來社區串街走巷過問工作的泉莊街道工委書記葉馮書深有感觸。正是全天候覆蓋志愿服務,社區從過去治安不好,經常發生盜竊變成了一個人人羨慕的社區,不僅是無毒社區,營商環境更成人人稱道的“放心社區”。社區干部從過去積極性不高,只忙于自己生意變成了志愿服務的帶頭人。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感染帶動了居民主動參與、奉獻社區的熱情。每年寒暑假期不少的學生也加入志愿者隊伍,上街服務。
“以付出為榮,以為集體貢獻和服務為榮。”葉馮書認為霞海社區取得今天的成績,凝聚了包括社區干部在內所有志愿者的艱辛付出。據了解,在全天候志愿服務的覆蓋下,霞海社區已成為客商和打工族安居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