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天早上才6點,吳川羅非魚養殖大戶、“80后”青年邱建忠就已來到位于長岐鎮大廓口的養殖基地。他望著1700畝、20多口大大小小魚塘,心中跳躍著一簇小火苗:今年計劃增投20%,在原來總產量1000萬斤的基礎上增加到1200萬斤……
是什么讓邱建忠如此有底氣呢?是預制菜吳川烤魚市場的迅速擴大。吳川烤魚暢銷國內,出口國外。吳川烤魚帶動了淡水魚產業鏈的發展。淡水魚產業從早年間的單一養殖產業轉變為深加工產業,以切片加工、冷藏等技術處理的吳川烤魚,實現了從原始食材到預制菜品工業化量產、從“養殖”到“餐桌”的轉變。其中受益最明顯的是羅非魚的養殖。
羅非魚加工車間。
曾經低迷
單模式養魚看天吃飯
內銷不理想出口受挫
吳川地處鑒江下游,三江匯流,水域開闊,水質上乘,產出的羅非魚肉質鮮美。該市博鋪、蘭石、長岐、樟鋪、吳陽等鎮街羅非魚養殖業非常發達。據統計,該市現有淡水養殖面積5萬多畝,上規模淡水養殖戶610多戶,其中羅非魚養殖面積4萬多畝,羅非魚年產量超10萬噸,年產值超8億元,從業人員超2萬人。
今年58歲的吳川羅非魚養殖戶楊華貴,已有近20年羅非魚養殖經驗。他說,多年來,吳川傳統羅非魚養殖業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利潤薄,養殖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幾乎是“看天吃飯”。
楊華貴說,大部分羅非魚約有兩斤重,普通的四口之家一頓吃不了這么多因而較少選購,影響了內銷市場占比。此外,由于受疫情影響,國內水產品進出口業務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部分羅非魚養殖企業迎來了國際訂單不斷被延遲或取消的局面。不少養殖戶的信心因此動搖,或者干脆轉行。
楊華貴說,多年來,他和吳川羅非魚養殖業同行都希望流通界和深加工企業出手,整合產業鏈條,減少中間環節,將吳川羅非魚直接送上國人餐桌,實現養殖戶與消費端直接對接。如今隨著預制菜的火熱“出圈”,他們的愿望成真了。
羅非魚從池塘撈起。
借力預制
深加工身價放大數倍
養殖加大投入信心足
湛江水產企業研發了酸菜魚、水煮魚等半成品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網絡直播間暢銷。烤魚預制菜產業的發展給傳統羅非魚養殖業帶來“重大利好”。
“開拓國內市場而實現轉型,這并非沒有先例?!鳖A制菜業內人士陳志旭說,以廣東省為例,在水產品出口快速發展時期,對蝦、鰻魚、羅非魚三大主力品種行銷全球,創下亮眼成績。時至今日,對蝦和鰻魚成功開辟國內市場,獲得新的發展空間,羅非魚可借鑒對蝦和鰻魚開拓市場的做法。只有以“創新”為源頭活水,方能“游”出重圍。吳川預制菜企業的創新研發,帶領廣東羅非魚養殖走出困境,創造新財富。
吳川羅非魚產品除了地域性活魚消費之外,以前大多以魚片、整條魚方式出口到歐美地區,其價格受到國外大賣場的極大抑制,農民養殖收益低。把羅非魚加工成預制菜品后,這條魚提升新的價值空間和市場空間,據不少養殖戶透露,塘頭價3-5元/斤的羅非魚,加工成烤魚后價值能放大5-7倍。
“把羅非魚加工成預制菜品,一頭連接產地塘頭,一頭連接市場餐桌,是產業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提高農產品市場價值。升值空間拓寬了,對養殖戶有很大好處?!鼻窠ㄖ沂菂谴_非魚養殖大軍中的一員。他是一位80后的青年人,“我們一天最多能捕到30萬斤魚,早上7點開始干活,捕魚隊入場撒網、收網,再到安排車輛送走魚,大約到下午6點鐘收工。”
面對預制菜的火爆,邱建忠預感到吳川市水產養殖業的第二個春天來臨了,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追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產業升級,“我們計劃2022年增投20%,在原來總產量1000萬斤的基礎上增加到1200萬斤,養殖密度從每畝3000尾增加到6000尾,同時添置550多臺增氧機,以滿足高密度養殖的需要。”而吳川長岐鎮蘭溪村魚塘場長鐘金余表示,現在他們這邊的規劃是約2600畝,明年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吳川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必將與當地羅非魚養殖形成融合效應,產生深遠影響。
鄉村振興
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帶動下游產業發展
吳川烤魚預制菜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羅非魚養殖,也給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眾多村民在家門口就可直接打工賺錢,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助力鄉村振興。
“在我村周邊,羅非魚養殖場比較多,每到捕魚時節,養殖場需要大量人力幫助拉網、捕魚、搬運,眾多村民積極參與捕魚工作,每人每天約有兩三百元的收入。”家住吳川長岐鎮蘭溪村的村民李上富高興地說。
除了帶動村民就業,吳川烤魚預制菜還帶動下游產業發展,比如魚飼料行業?!拔覀兗屑夹g力量,不斷優化原料配方,努力為養殖戶提供更好的飼料?!惫驹O在吳川的廣東某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繼雄說。他表示,借助“吳川烤魚”產業發展東風,他們精心打磨制訂了一整套科學養殖的規范化流程,全程為養殖戶提供周到的技術指導。
記者從吳川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下一步,吳川將推動烤魚產業在數字建設、隊伍培育、市場拓展、品牌打造、產銷對接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讓“吳川烤魚”走出廣東、走向世界,成為“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將吳川市打造成為“中國烤魚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