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9年1月31日07版曾刊登人物專題《遂溪縣業余體校籃球教練陳群當12年“籃球義工”無怨無悔 他從姚明手中接過“苔花獎”獎杯》,一度引起廣泛關注。
2022年2月12日晚8:50,央視農業農村頻道(CCTV17)金牌欄目《三農群英匯》播出最新一期節目,專題介紹了遂溪鄉村“籃球義工”陳群帶領農村女孩共圓籃球夢的動人故事,充分展現了陳群對家鄉和籃球的深深熱愛與遂溪女籃激情飛揚的熱血青春。
央視播出《鄉村“籃球義工”》,介紹陳群助力農村女孩圓大學夢和籃球夢的動人故事。(央視視頻截圖)
十五年來義務擔任遂溪女籃的教練
據悉,《三農群英匯》是央視農業農村頻道精心打造的一檔集中關注在“三農”領域默默奉獻、執著堅守、開拓進取的耕耘者、新農人的節目,展現他們在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道路上,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精彩故事。
陳群是遂溪縣老村小學一名普通的體育老師,他十五年來義務擔任遂溪女籃的教練,把一支小縣城的隊伍帶進了廣東省運會。
央視專題片的一開頭,是在遂溪縣黃學增紀念中學球場上進行的一場特殊籃球賽。對陣雙方是成年男隊和青少年女隊。女隊里的這群女孩來自遂溪鄉村,將代表湛江市參加廣東省運會。這是一場陳群教練特意安排的,用來檢驗隊伍,挑選進入省運會備戰大名單球員的比賽。
市里希望遂溪女籃在省運會能爭取打進前八強。節目中,陳群說道:“因為省級比賽里八強隊伍的球員可以有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拿到證書,孩子們就可以參加單招的大學考試。”
上大學是陳群未能完成的夢想,這也是他的一大遺憾。“我家那時候的錢,只夠供一個人讀大學,我就把機會讓給了弟弟。我懷著一個破滅的大學夢,出來當了民辦教師。”陳群出生于遂溪的普通農家,和他現在的隊員們一樣,他中學時也是體育生,畢業后沒能上大學,就在當地做了一名民辦教師,課余時間帶孩子們打籃球。陳群帶領的球隊一開始只有兩名隊員,后來慢慢發展壯大,從無到有、由弱變強,他把全部時間都放在了球隊上,甚至還會為球隊的發展自己倒貼錢。
央視節目中介紹,陳群沒買房、沒成家,一個人住在一間單身宿舍里。身邊有的人并不能理解他的選擇,但陳群卻說:“我要把未圓的大學夢,圓給這些孩子們。”陳群早晚帶隊訓練,白天跑回本職工作所在的小學教課,假日無休連軸轉,教育、籃球兩手抓,這是陳群常規的雙線作戰模式。
備戰省運會 助女孩們圓夢
作為一名躬力親為的基層教練,陳群經常要面對和處理很多問題與瑣事。為了選到好苗子,陳群常年奔走于各村鎮。有時為了說動一個家長,陳群需要多次登門拜訪,有時為了“搶”一個好苗子,陳群還需要和市里的其他隊伍競爭。除了自己到處跑,他還發動身邊體育圈的朋友廣撒網、找好苗。
在省運會備戰關鍵時期,女籃隊員新老交替卻接連出現問題。隊里的小歐是陳群之前從鄉村選出來的孩子,從愛上籃球到成為遂溪女籃的主力隊員,五年來小歐被陳群寄予了厚望。但因為位置調整問題,師徒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矛盾,小歐決定離隊。
節目開頭球賽的第二天,陳群公布了備戰省運會的初選名單。小歐的離隊讓人員調整更加捉襟見肘,整個隊伍的氛圍也變得一度有些壓抑。
就在陳群為人員調整問題焦躁之時,曾經的隊員王彩旭找到了他。王彩旭是陳群帶隊的第一屆弟子,是遂溪女籃的大師姐。她憑借優異的體育成績考進了廣州體育學院,畢業后回到家鄉遂溪,創辦了自己的青少年籃球訓練基地,在她這里不乏合適的好苗子。王彩旭向陳群推薦了一個好苗子——小榕。陳群、王彩旭兩人到王家拜訪,經過了一番基礎測試,陳群對小榕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滿意,可家長卻對孩子去打專業籃球有些顧慮。
“我們村子里面,我見其他很多小孩都是去讀技校出來,找的工作也蠻不錯的。女孩子不需要學這么多東西的。”小榕媽媽說,自己家里經濟條件一般,對孩子的要求就是——如果學習成績好,就考大學;成績不好的話就盡早務工,幫助家里減輕經濟壓力。聽過小榕媽媽的想法后,陳群語重心長地說:“我那時候的家庭情況,可以說比你家現在還要艱難。當初,我的大學夢破滅了,我不想讓學生也走我這條老路。”陳群用真誠,最終打動和說服了家長。
陳群和球隊隊員們,對小榕的加入都表示很開心。但陳群心里還一直糾結著小歐離隊的事,他不想放棄這個優秀的隊員。為了備戰省運會,他又多次拜訪歐家,終于把小歐勸回了隊里。回到隊里的小歐,扛起了內線的重任,成為球隊快速運轉的核心,而新隊員小榕也在加緊融入球隊。備戰省運會的大名單逐漸浮出水面,現在陳群要做的就是要把球隊擰成一股繩,讓大家更加團結。
新年伊始,陳群再次找來了那支男隊進行比賽,對于女球員們來說這依舊是一場艱難的熱身賽。遂溪女籃里這些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們,已做好了接受省運會挑戰的準備,未來更美好的前程在等著她們。而鄉村“籃球義工”陳群也已經定好了下一個目標——繼續守護鄉村里的孩子,助力完成她們的籃球夢。
央視節目的最后,陳群和隊員們集體亮相,拍攝全家福為團隊加油打氣,并憧憬道:“我相信,我們一定有一個很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