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湛江日報“黨報記者走工地”報道組走進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建設現場,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報道項目建設成果和一線建設者的工作生活日常,并看望慰問留湛過年的工人,向他們送去新春的祝福。
還有幾天就是農歷新年了,此時工地大門都掛上朱紅喜慶燈籠,新年祝愿的春聯和“福”字已貼在大門兩側,卡通虎吉祥物已經擺上,透露出濃濃的“年味”。在項目現場,報道組首先為留湛過年的工人送上水果等年貨,提前祝福大家新春快樂。
“因為隧道采用一臺超大直徑盾構機掘進,只要一開機就不能停下來,必須24小時連續施工,直到隧道貫通的那一刻。”在湛江灣海底隧道智能智慧中心,項目部總工程師高始軍向湛江日報編輯記者們介紹了項目最新進展情況。
站著聽,不如現場看。為了全面記錄工地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采訪新春佳節值守一線的地鐵建設者,參加采訪活動的編輯記者們頭戴安全帽,身背“長槍短炮”,連下層層階梯,進入30多米深的地下盾構隧道。這里機械轟隆,燈火通明,一條成型隧道延伸到很遠。
“項目預計什么時候建成?”“項目施工過程會對地面景觀造成影響嗎?”……在隧道里,報道組邊走邊看,頻頻提問,了解項目建設情況,親身感受工程施工的火熱場面與艱辛過程,用照片和視頻記錄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點滴。
據了解,作為廣湛高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湛江灣海底隧道采用隧道方式穿海可以有效保留湛江灣現有城市天際線,對城市景觀影響最小,既可避免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也不影響航道通行。隧道自2021年6月28日始發,經過半年的磨合,現在已經全部進入最佳狀態,正進入大干階段。為確保工程進度,今年數百名建設者留在湛江灣海底隧道施工現場“就地過年”。
“此次‘黨報記者進工地’讓我們收獲了感動、見證了速度。隧道建設者作風扎實,克服困難,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不懈努力、艱苦奮斗,助力湛江加快振興發展,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湛江日報社總編輯黃康生說,通過現場采訪,編輯記者們近距離感受到大國利器的宏偉,湛江日報社將充分運用移動端和報紙等平臺,以圖、文、視頻等方式做好項目各個建設節點報道,講好項目建設故事,傳播工地“好聲音”。希望雙方能在黨建等方面融合發展,讓黨旗高高飄揚在項目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