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傍晚,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硇洲島上忙碌了一天的島民卸下一身的疲憊,扶老攜幼來到新落成的成萬公園散散步、聊聊天,一切顯得靜謐而美好。
招屋村成萬公園是湛江經開區硇洲鎮新近建成的“四小園”(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之一,與其余的“四小園”如明珠般,點綴著南海邊的古老海島,讓全鎮鄉村舊貌換新顏。
近年來,在經開區黨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硇洲鎮堅持全鎮統一謀劃,一體推進鄉村振興,以“四小園”建設為切入點,著力于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共畫鄉村治理同心圓,全面鋪開一幅綠色秀美的鄉村振興畫卷,讓海島人民群眾共享美好生活。
“四小園”以點連線帶面
給美麗鄉村穿上新衣
省道S288線從硇洲鎮方屋村穿過,沿途民宿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最讓當地村民感到驚喜的是,這里多了一處小公園。這個新增的“景點”吸引了村民和游客前來觀光游玩。
“在這里建小公園真是太好了!以前這里是個牛棚,對面還有村垃圾收集點,環境很差,平常不敢開窗。沒想到短短幾個月這里就跟變魔術一樣,變成了小公園,居住環境變美了,心情也舒暢多了。”住在附近的方屋村村民喜上眉梢。
“讓群眾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正是我們建設‘四小園’的目標。”硇洲鎮農業農村辦工作人員蔡茂興告訴記者,該鎮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抓手,以“四小園”建設為契機,鎮村干部聯動,多次動員群眾拆遷危房和牛棚等,搬離對面垃圾收集點,并將其改造成小公園,實現整體環境亮化、美化,為方屋村穿上“新衣裳”。
方屋村是硇洲鎮在“四小園”建設中第一個“吃螃蟹”的村。該村“四小園”建設完工后,整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全鎮自然村之間引起強烈反響,其他村的干部紛紛前來學習取經,并踴躍向鎮政府相關部門申請名額。
當前,該鎮已完成10個“四小園”的建設,并繼續積極推動“四小園”建設在全鎮各村鋪開,以點帶面,大力營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群眾滿意的農村人居環境。
以園為載體弘揚文化
為古老海島塑形鑄魂
硇洲島有著深厚的文化古韻,既承載著“康乾盛世”南澳總兵招成萬保家衛國的愛國情懷,也寄托著宋朝末年“三杰”之一的陸秀夫救國圖存的鐵血丹心。新建的“四小園”也成為了硇洲島弘揚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位于招屋村東北角的成萬公園面積約7畝,為當前硇洲島面積最大的“四小園”。園內草色青青、樹木蔥蔥,石板路蜿蜒穿行,不遠處,招成萬雕像與涼亭遙相呼應,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成萬公園是以清乾隆時期著名的水師將領招成萬名字命名的,紀念其保家衛國的愛國情懷。”招屋村村民招才炳說。
為了完善與村內小公園配套的村路,招屋村村民還自發集資,在短時間內籌集約20萬元,并在10日內完成小公園周圍的硬底化村道建設,書寫了黨政民同心協力的“硇洲速度”。
而另一座具有濃厚歷史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四小園”坐落在黃屋村東邊,名為“澤德園”。澤德園依傍一座小山坡而建,園內古樹林立,涼亭古色古香,草地綠意盎然,整體呈現出清新素雅的氛圍,與園前莊嚴的調蒙宮渾然一體。調蒙宮是湛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始建于明朝崇禎九年,紀念“宋末三杰”之一的陸秀夫。陸秀夫是南宋末年朝廷大臣,與文天祥、張世杰齊名。他舍身為國的英雄氣概影響了無數代人。
黃屋村村干部黃炳南表示,廟稱之調蒙宮,含調教啟蒙立德做人之意,而“四小園”起名澤德園,則含注重德行修養之意。
將厚重歷史文化與“四小園”建設有機結合,正是硇洲鎮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之一——既為村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豐富村民物質生活,又賦予“四小園”豐富的文化內涵,延續優秀傳統文化脈骨,引導村民向上向善,一舉多得,促進美麗鄉村文化振興。
黨建引領齊抓共建共享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走進中下馬村的“四小園”,村民譚友國正在為公園的草木澆水。“當知道我們村獲得‘四小園’名額時,我們都非常高興,很多村民都積極參與到‘四小園’建設中來。”
譚友國說,為了建好自己村的小公園,村民們群策群力,紛紛過來幫工。“我從一開始為設計出意見,到施工中幫忙搬磚搬瓦,再到現在澆水養護,見證了這個地方從一片荒地到公園的大變化,也感受到黨委政府對我們村民的關懷。我想著,自己能幫忙干點就多干點,于是趁著有時間,就攬下澆水養護的活兒,把小公園打理好,把它呵護得更美。”
中下馬村是硇洲鎮共建共治共享的示范村。早在20年前,該村老干部就帶領村民對全村進行超前規劃設計,并由村民會議表決通過面向全村各戶收取衛生費的方案,對村內環境衛生清掃自治自管,早早實現到戶收集垃圾模式。
20多年來,該村一直嚴格執行該規劃設計和衛生保潔制度,村內房屋整齊排列、道路寬敞整潔且橫縱分明,先后被評為硇洲鎮第一個文明村、衛生村、特色文化試點村等。
近年來,硇洲鎮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抓手,推進全鎮各自然村環境治理,將原危房、牛棚占用地與閑置地等變成寬敞明亮的空閑地,并在保留古樹木原貌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種植花草、鋪設石板道、建設涼亭等,打造成小公園,既保留了鄉村原有風貌和鄉土情懷,又大大節約了建設成本,贏得海島人民群眾的點贊。
自從看到“四小園”帶來的好處后,島上村民支持并參與“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熱情空前高漲。
近日,存亮村通過召開村民會議表決通過了進一步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工作方案,村民們都踴躍參與到工作中來。“我們還準備發動村民籌款和爭取社會捐款,用于美化亮化村莊。相信我們村很快也能清理出建設小公園的地方。”存亮村村民小組長占何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