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產業轉移工業園東海島園區。 記者 劉冀城 攝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加快建設廣東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東海島片區和奮勇片區,啟動烏石片區規劃建設,完善園區管理體制。優化激勵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
擘畫發展藍圖,聚力產業發展。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這份沉甸甸報告的熱議。
奮勇片區目標是實現汽車產業“破局”
市人大代表吳承光: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這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占地面積為620平方公里,其中東海島片區170平方公里、奮勇片區450平方公里。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是我市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是落實“三化”“三大”的重大部署。去年我市成立指揮部,從經開區、雷州和奮勇高新區、市直部門抽調人員,明確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的方向、思路和舉措,今年重在抓落實。
今年,我市謀劃在東海島片區和奮勇片區各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核心區,集中資源要素啟動建設,推進生態化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和主導產業規劃。其中東海島片區的產業定位是綠色鋼鐵、綠色石化、先進材料等,奮勇片區除傳統產業外,未來重點發展汽車產業。
2022年,奮勇片區的目標是實現汽車產業“破局”,通過第三方委托招商,爭取引進汽車龍頭企業,涵蓋汽車整車、零部件等產業鏈,目標是形成汽車產業集聚地,形成“龍頭帶動、星月同輝”、互相促進、互相發展的工業格局。
圍繞大型產業集聚區核心區,目前奮勇片區重在做好基礎設施,規劃汽車產業園,推進路網、電力、排污、燃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引進社會資本建設工業廠房,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快速吸引中小企業落地投資;引進新型基建、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上“云平臺”,謀劃建設綠色低碳智能園區,打造省一級循環經濟示范產業園。
助力湛江形成高質量的產業集群
市政協委員莊小健:工業園區的集聚作用、整合作用和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引擎。但目前,我市產業園區還存在產業關聯度不高的問題。園區產業分類較多,關聯度不高,缺乏產業優勢或主導產業,產業鏈體系較薄弱,無法形成有效的產業鏈以及產業聚集帶來的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設廣東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東海島片區和奮勇片區。特別是提出要優化激勵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實施產業集群“鏈長制”,以龍頭項目為牽引,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這必將有力破解目前工業園區產業鏈體系薄弱的問題,形成高質量的產業集群。
加強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
市政協委員張卓軍: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的理念,引領我市大園區建設呈現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廣東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非常鼓舞人心。
我們通過調研了解到,目前我市產業園區還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水平,已無法滿足鋼鐵、石化、汽車、造紙等行業廢水的特殊處理需求。建議在下一步園區規劃建設中,加強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科學規劃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污水處理設施的布局和廠址選擇要遵循工業園區總體規劃,依據園區用地條件、企業生產特點、處理后尾水排放條件等綜合確定。盡可能依托城鎮已建污水處理設施,兼顧生物醫藥、精細化工、汽車制造、輕工紡織等行業企業生產廢水的特殊處理需求,可考慮采用專管專線收集和輸送廢水,在終端配備專用工業廢水處理單元等措施。要精準規劃設計,降低建設成本,避免造成投資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