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的“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服務鄉村振興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會上,湛江在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創新舉措吸引了不少媒體關注。副市長何嘉旻參加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何嘉旻表示,近年來,湛江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鄉村振興,技能先行”,把“南粵家政”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以“小家政”撬動“大戰略”,走出一條“家政興農”具有湛江特色的路子。通過抓好政策扶持、技能培訓、載體建設、品牌打造這四個方面實現“四個促進”。
一是抓好政策扶持,促進農村就業創業。一方面,大力強化家政就業幫扶,在今年出臺的湛江3.0版“促進就業十九條”中,明確家政服務有關補貼達到了13項,重點引導和鼓勵農村勞動力在家政服務業轉移就業,今年以來,累計發放培訓、就業補貼1847萬元,帶動就業3.27萬人。另一方面,大力支持返鄉入鄉創業,落實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政策,累計為家政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58萬元,培育了一批農村家政服務創業帶頭人。此外,還創建“南粵家政”創業孵化基地,首批51家家政公司已簽約入駐,簽約率在全省行業第一。
二是抓好技能培訓,促進鄉村人才振興。深入開展家政服務技能培訓,著力構建家政服務培訓體系,重點面向農村勞動力,實施母嬰、居家、養老、醫護服務等4個重點培訓項目,扶持培育家政培訓機構26家,認定市級“南粵家政”培訓示范基地6家,涵蓋了本科、專科、中職學歷和職業資格證書范圍,近兩年來累計培訓近3萬人次,為鄉村振興培養造就了一支高技能家政人才隊伍。目前我市家政行業從業人員5.8萬人,其中農村戶籍人口占80%。今年來,我市選派人員參加省“南粵家政”技能大賽、鄉村振興技能大賽和全國鄉村振興技能大賽,成績均排在全省前列。
三是抓好載體建設,促進城鄉供需對接。創新了建設家政服務供需對接平臺,掛牌運行“南粵家政”超市2家;在全省較早地推行了“南粵家政+社區服務”便捷模式,建成運作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12個,打造“15分鐘家政服務圈”;開通了全省首家由政府引導、行業主辦的“南粵家政”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入駐企業達416家;在“智慧人社”系統開辟了家政服務專區;支持市家政服務協會建設扶貧基地,組織貧困勞動力參加培訓家政服務3250人,并實現2316人簽約就業,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出得來”和城市家政服務“找得好”。
四是抓好品牌打造,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放心家政”品牌,鼓勵實行員工制模式,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建成了資源集聚、功能齊全的市級“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范基地,評定市級“南粵家政”龍頭企業、誠信示范企業7家,獲評省級“南粵家政”龍頭企業和誠信示范企業各1家,加快規范化建設步伐,借助品牌效應帶動農村勞動力實現高質量就業。與此同時,我們著力打造家政產業集群,探索對接農產品、南藥種植等“一村一品”鄉村產業,推進月子餐、藥膳配送等家政配套服務,支持拓展養老、托育、月子會所、零售等延伸業態,加快規模化建設步伐,推動家政服務業發展成最能輻射帶動我市農民致富的“朝陽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兩項創新舉措取得務實成效:一是首創“南粵家政”超市“一站式”服務模式。在全國開創了家政超市設在高檔商場內的先例。湛江“南粵家政”超市運營一年多來,吸納169家企業入駐;提供崗位1205個次,吸納就業652人,其中農村勞動力455人,累計為市民提供家政服務1.7萬單。二是最早將“南粵家政”導入省際扶貧協作。在對口幫扶的廣西柳州市建立了全省第一個家政扶貧輸出基地和家政扶貧接收安置基地,并建設“南粵家政”培訓點3個,累計舉辦家政培訓班15場次,培訓462人次,轉移到湛江就業103人,同時積極幫扶貧困勞動力創業致富。
下一步,湛江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大力度推動“南粵家政”工程更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穩就業、惠民生、促振興作用,努力將家政服務業打造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